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国学大师”。
作者:一木;出处:十点读书。
陈寅恪(kè)是真正的世家子弟,祖父陈宝箴是晚清封疆大吏,父亲陈三立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清末四公子”之一。在父亲的熏陶教诲下,陈寅恪从小就遍读经史,勤思敏学。
一日,陈寅恪偶然听到祖父与密友间的一则闲聊。
(家庭山点评:大人谈话的时候,某些话题不妨让孩子参与进来,这对于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见多识广益处多多。)
祖父对密友说:“以前在老家时,有一次我生病咳嗽,久治不愈。恰巧门外有药贩叫卖,号称‘人参治疗咳嗽,药效了得’,病急乱投医的我立马购入。没想到几剂汤药下去,咳嗽倒也真好了。事后,我仔细一想,人参本是珍贵药材,可售药者却低价贱卖,估计那个不是真人参,而是荠尼。”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为了验证祖父的判断是否正确,陈寅恪查阅了《本草纲目》,然后心悦诚服地告诉祖父:“荠尼形似人参,( )治咳嗽,本草上确有记载。”
(家庭山点评:陈寅恪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对学问没有止步于求知,而是“求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才可能创新。)
祖父爱极了这种治学严谨的态度,便选定陈寅恪去日本著名学府深造。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