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再过几个月,小丹就要上小学了。妈妈为了孩子上小学以后在学习上能名列前茅,做个好学生,真是没少费心思。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妈妈就给小丹报了好几个辅导班,周一到周日基本上都安排满了。上完课余班后,回到家妈妈还要教给小丹算算术,学拼音。就连小丹让妈妈陪着玩娃娃的时候,妈妈都花心思地让小丹用拼音拼出娃娃衣服的颜色。小丹开始觉得烦了,说:“我不玩这个游戏!”于是妈妈说:“你就要上小学了,上了小学,要学很多的知识,老师要求会非常严格,你如果不好好学习,看老师怎么管你!”小丹不乐意地拼了一个拼音。看到女儿没精打采的样子,妈妈严厉地说:“好吧,你上小学就等着挨老师的批评吧!”小丹哇地一声哭了:“我不想上小学,我讨厌上小学!”妈妈听女儿这么说,心里挫败极了。要知道,自己真的是很花心思地为女上小学做准备,怎么孩子现在就开始讨厌起小学了呢?
那为什么孩子从现在就开始讨厌上小学了呢?是因为我们为孩子做上小学准备的时候,陷入了两大误区。一个是单纯的物质准备,忽略了精神层面。比如说,新书包、新台灯等,很多家长都能够做到。但事实上,比起物质的准备,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其实是更加重要。二是过度紧张,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比如说,小丹的妈妈就属于这种类型,早早地就进入到了备战状态。有些家长还会把一年级的课本买来提前教给孩子。这实际上是不可取的,是一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心态。因为虽然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但是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提前学习功课容易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恐惧,不利于培养日后的学习兴趣,会对上小学产生逃避心理。
为了帮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家长要去激发孩子对上小学的向往。1、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要从正面的角度去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强烈愿望。比如,对孩子说:“啊,你又长高了,你看你的裤子又短了,你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啊,有你现在真是越来越懂事了,不愧为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家长这样的一种鼓励方式,会让孩子将上小学与一些美好的事物建立联系,激发起他一种光荣感。这样的话,孩子对小学生活就有了一种向往。这种向往会转化成积极的动力,会帮助他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2、要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学生活。家长平时可以多向孩子展示一些小学生活的好处(这两点同样适用于即将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庭山注)。比如说,你上了小学就可以学好多的知识了,回到家就能给爸爸妈妈当( )了。还可以说,再过一阶段你就可以佩戴红领巾了,这个佩戴红领巾可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家长也可以给他讲讲红领巾的故事等等。当家长带着一种积极的情感去描述这个小学生活,而不是用一种恐吓的方式去压制孩子的时候,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会更加强烈;相反,如果家长像小丹妈妈那样,总是说一些负面的话,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对小学生活产生排斥情绪。
其次,要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1、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家长一定要根据小学的作息制度来计划,给孩子安排作息时间。比如说,早睡早起,按时去幼儿园不迟到。要在晚上的时候,让孩子早一点睡觉,好保证孩子充分的休息时间,防止上课打瞌睡。2、要注意形成用眼卫生的习惯。比如说,要去给孩子准备合适的书桌,同时告诉孩子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在光线很暗的地方或者很强烈的地方看书,也不要过多地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包括练琴等,都不宜过多去使用眼睛让眼睛太疲劳,而且要超过半个小时就一定要到户外去活动一下。3、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是孩子课堂上很重要的一个素质,直接关系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比如说,家长跟孩子说话或者讲故事的时候,要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玩具,让他眼睛看着家长。如果孩子不专心,家长可以停下来不讲,直到孩子端正了关注了再开始讲。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