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晴晴的故事之学习劳动表扬责任—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

点击:775


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平日里,晴晴很喜欢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比如说,妈妈拖地的时候,晴晴会帮妈妈洗拖把;妈妈洗菜做饭的时候,晴晴也会跑到厨房里,帮着妈妈忙这忙那。

但有一次,晴晴妈妈听邻居的一位奶奶说,晴晴这么爱干家务不好,邻居奶奶认为小孩子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知识和长本领上面,而不应该总是学习干活。尤其女孩子,太爱干家务,长大会操劳。晴晴妈妈心里开始犹豫起来,仔细一想,觉得小孩子做家务,实际上是在添乱,经常会帮倒忙,同时也担心晴晴把心思花在了劳动上边,那将来会不会耽误学习呢?从那之后,就不允许晴晴参与家务了。

那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到底好不好呢?其实,劳动的好处是很多的。

首先,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不但不会耽误学习,相反还会促进日后的成就。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而干家务活是孩子劳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其次,劳动能锻炼孩子的身体机能。对于初学做事的孩子来说,家务劳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以扫地为例,要搬开或移动桌椅,要握好扫帚均匀地扫,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整个过程能很好地发展孩子的动作技能。同时,不同的家务活还能锻炼孩子的不同身体部位,如叠衣服可以锻炼小肌肉,擦衣柜则锻炼大肌肉。这些技能可以为将来握笔写字打下基础

再次,劳动能训练孩子的分类归纳能力。比如,袜子手套要一对一对地放在一起,不同的衣物要放进不同的抽屉,劳动能够帮助孩子养成分类和归纳的习惯。生活物品需要分类归纳才能理清,学习知识也要分类归纳才能融会贯通。让孩子从小学会分类和归纳,无论是对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受益无穷

再有,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参与劳动,体验到家人的不易,学会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自己的工作给家人带来帮助,这份满足能激发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从而延伸到学业上,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此外,劳动能帮助孩子亲近大自然。比如,种花种树、清理碎石等劳动,能够让孩子接触到自然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会获得很多的乐趣,还可以学习到好多生命知识。比如,家长可以引事孩子去了解种子发芽的知识,让他知道小草是由一粒种子成长起来的,那么孩子就会通过劳动与大自然建立起亲切的感情,在大自然中获得内心的力量,也有助于培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还有,劳动能培养自信心和耐心。在完成劳动任务后,孩子会发现自己通过双手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自信感和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而且,从头到尾地完成一项劳动,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这些品质对于孩子的学习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么,该如何培养爱劳动的品质呢?

1不嫌麻烦,避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小孩子其实一开始都喜欢劳动的——在他们眼里,劳动也是玩耍。所以,可以从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自理,如洗袜子,洗手帕、整理玩具。受家长影响,孩子有时候会对家长从事的劳动感兴趣,不要嫌麻烦,而要耐心指导孩子,将其中可做的小任务分解给孩子做,比如地、拖地板、擦桌子等。家长应该记住:让孩子做参与家务的目的,在于培养他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而不是一定要做得好。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表露出不满意或不放心,这样容易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要以鼓励为主。

2娱乐比赛,让孩子体验一起做家务的乐趣。比如,和孩子比赛剥豆子,早晨起床和孩子比赛穿衣,把吸尘器比作小型赛车和孩子轮流开到每个房间,看谁收拾桌子更干净。在比赛时,家长可以故意输给孩子几次,增加孩子做家务的信心。但也要偶尔赢一次,从而趁机指导孩子更好做事方法。

3示范分解,耐心等待孩子。家长应该耐心地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对于孩子还没有掌握的任务,家长可以做一半,让孩子做后面的一半。比如,妈妈在帮孩子洗袜子时只洗一只,另一只留给孩子。这样,家长既为孩子做了示范,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此外,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劳动,可以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让孩子更好理解和操作。

4、避免把做家务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家长要通过赞扬孩子的劳动行为、珍惜孩子的劳动成果,使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不要把劳动当作孩子犯错误后的惩罚手段, 强迫孩子做家务。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