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倩倩的妈妈发现,女儿最近在追星。
倩倩和同学聊天的话题都离不开某某明星。哪怕刚才还是没精打采,只要一谈论起明星偶像来,女儿就生龙活虎起来。有一天,妈妈听到女儿和同学说:“我这一辈子要是能见她一面,真是死而无憾了!”妈妈听着鸡皮疙瘩都竖起来了,她真是难以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痴迷于追星。明星没给孩子一点好处,但是孩子为什么那么痴迷?想想孩子现在正是需要用心学习的年龄,这追星能不影响学习吗?
先来看看为什么少男少女热衷于追星。
1、投注理想。即满足暂时无法实现的爱好和理想。例如,男孩子们喜欢看功夫片、战斗片,是他们潜意识里希望成为英雄,成为顶天立地、有超凡能力的男子汉的外在反映;女孩们则向往温柔淑婉、人见人爱的女子。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向往无法实现,于是将这种希望投射到明星身上,通过追星来投注自己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2、张扬个性。处于少年时期的孩子是最想追求独特新颖、叛逆传统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完全满足。比如穿着打扮,她们自己受现实的束缚不敢穿奇装异服,只能靠欣赏偶像来满足这一心理需求了。
3、释放压力。主要是对沉重学业的一种超脱。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竞争状态,使孩子们渴望轻松、浪漫,而追星就成了一种最时尚的放松。
4、交友需要。不少孩子追星是觉得明星很美,能带给人一种愉悦的情绪。但还有些孩子追星只是不想太“另类”孤独,于是偶尔也追追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从众心理,是为了寻找共同话题、满足交友的需要。
再来看看如何引导孩子理智追星。
1、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目标理想。过度追星的现象,在学习成绩差、没有目标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另辟蹊径树立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他们刻意模仿明星们的作风,收集明星门的信息,炫耀自己的能干、消息灵通的资本,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相反,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明星的关注度会( )很多。因此,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让其树立学习的目标,当他为理想奋斗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追星”了。
2、维护自尊,忌诋毁孩子和明星。忌在孩子面前直截了当地说他偶像的坏话,例如:“某某某难看死了!”“这些歌星都很浮浅,干嘛去追星啊!太幼稚了!”也不可直接批评他,如:“追什么星啊!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去!”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要避免一些空洞的说教,如:“千万别追星,追星会影响学习的。”因为青春期孩子有了一定的判断力或是主见,家长最好用事实说话,用案例来警醒,避免损伤孩子的自尊。至于以家长专制的姿态强制孩子不要去追星,则无异于大禹的父亲用堵的方法治水,不但会失败,反而会惹祸上身。
3、正面引导,和孩子一起去追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追的明星,如此可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追星、追什么样的明星、追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以便在“追”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某种要求后,参与孩子的“追星活动”,孩子一起听他喜欣赏偶像演出的电视剧,收集偶像的资料,然后在聊天中引导孩子,指出明星身上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等。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