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添添上学以后,父母为了让他学好语文,给他买了包括名著在内的很多课外阅读书籍。然而,由于添添从小对读书不感兴趣,以至于这些书最后都成了摆设,不管家长如何督促都不起作用。由此,添添的语文成绩也一直上不去,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面对孩子的偏科现象,家长非常着急,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先来看看缺少阅读兴趣的原因。
1、家长读书意识缺位。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读书学习是从上小学后才开始的,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其实在幼儿阶段就应该着手从生活中加以培养了,更没有认识到阅读课外书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以至于输在了起跑线上。
2、亲子读书互动不足。很多孩子其实一开始对书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绘本一类的书。但是当孩子给家长复述故事、分享收获、提出疑问的时候,家长却只顾做家务或玩手机,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甚至嫌孩子碍事,导致孩子在阅读中缺少好的体验,进而影响了读书兴趣。
3、家庭阅读氛围欠缺。氛围对于养成孩子读书习惯至关重要。有些家庭,父母平时缺少阅读习惯,甚至孩子读书的时候父母看电视玩手机,渐渐地,孩子的注意力也被父母的行为吸引走了,导致阅读兴趣无法建立。
4、缺少合适的课外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对不同的图书感兴趣,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感兴趣的图书主题也不一样。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否则最开始的时候,让孩子读没有兴趣的书,是很难建立起阅读习惯的。
再来看看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1、明白阅读价值。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探讨阅读的价值。让孩子明白,阅读习惯让人终身受益。阅读的价值,在于它收获参是智慧、意志、力量、胸怀、气节和活力。家长也可以去准备一些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与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行为的重要性。
2、选好第一批书。在培养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于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孩子喜好的图书,这决定着孩子接下来对阅读的兴趣的持续。
3、选择权给孩子。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初期,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只要孩子读的书籍是健康的,就不要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此外,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当然,随着孩阅读习惯的建立,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让孩子读更多价值高的书籍。
4、营造良好氛围。安静的书房、柔和的灯光、高矮适度的书桌……这些都是必要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对于阅读产生良好的感受。
5、家长作伴读书。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庭成员最好有一起共同阅读的时光。孩子读孩子的书,父母最好也要读( )的书,读过书之后,可以互相分享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喜欢阅读。
6、走进知识殿堂。家长平时要经常陪孩子去图书馆、逛书店,或参观画廊、美术馆、博物馆。让孩子接受书香的熏陶,激发孩子对于阅读的向往。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