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淼淼的故事之学习兴趣表达—读书多但阅读理解作文不好怎么办

点击:636


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淼淼是位活泼可爱的女孩,经常和妹妹一起在妈妈的带领下,去绘本馆看书。由于是多是面向幼儿的插图书,淼淼翻书很快,几乎是十来分钟就一本,不一会儿就能看完一大摞书。

按理说,淼淼读了这么多书,应该收益很大吧,但是淼激看上去却性格很不成熟,作文也没有体现出太多的优势。淼淼妈妈感到有些困惑,不是说阅读多的孩子写作很厉害吗?可为什么女儿读了那么多的书,收效甚微呢?

先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阅读特点。

准备阅读(0-4岁):家长读给孩子听,有助于内化语言。所谓内化语言,是指孩子吸收的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种语言的能力。注意,这种语言能力的训练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

自然拼读(5-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时不时猜测词的意思。通过猜词,孩子逐渐明白阅读既包括看字的过程,也包括理解的过程。相比于看图听故事,孩子觉得阅读费脑子。在这个阶段,孩子意识到自己没有阅读文字较多的书籍的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阅读字体比较大的书籍,教孩子通过拼音认识汉字,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流畅阅读(7-8岁):在第三阶段,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大,并通过简单的书籍,体验流畅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自信。

求知阅读(9-14岁):在第四阶段,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孩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孩子把阅读当作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窗口。

批判阅读(15岁以上):在第六阶段,孩子成为具有批判和反思意识的阅读者。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初步跨越文字壁垒,成为熟练的阅读者。

从以上的大致标准来看,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阶梯式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讲究阅读的量,也要讲究阅读的质。当然,对于年龄段的划分只是一般情况而言,有的孩子如果语言开发早,则年龄段会提前;反之,阅读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会滞后,影响学习成绩。

再来看看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慢的原因。

1书籍没有及时升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所阅读的书籍的难度应该相应提升。案例中的淼淼,的确读了很多书,但是大多数的书籍都是绘本类的。图画为主的书籍,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更加合适。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依然停留在读图为主而不是文字为主的阅读方式中,就会影响阅读能力的提升。

2书籍体裁过于单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读书籍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深化。如果孩子仅停留在读童话的阶段,对其他诸如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等内容没有涉猎,就常常会影响到孩子思想的发展和深入,也就是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3阅读方式简单粗糙。每天读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读,不带思考地读,会阻碍阅读能力的提升。表面上者是读了很多书,但是真正吸收的养分却大打折扣。

下面来看看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1均衡搭配。读书就像我们吃饭一样,需要营养均衡。随着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建立,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去调整孩子阅读的书籍搭配。一般来讲,学龄初期孩子更喜欢读贴近童心的童儿童文学如童话故事等。但同时,家长也要重视科普书籍的选择。人文与科学是精神成长的两条腿,缺哪一条都是遗憾。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平衡搭配。

2重视经典。随着孩子识字量的提高,一定要有意识地让孩子阅读经典。比如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很高深的智慧。读经典会奠定提升孩子的人格基础和思想基础,因此进入小学 年级,就要有意识地多让孩子读经典,包括神话故事、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国内外经典名著。同时,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引导孩子先从看有关的动画片或影视作品入手。

3关注社会。读报纸新闻是关注社会的好方式。但是孩子年龄有限,有时候对社会新闻的理解需要家长引导,无其是对于一些负面的新闻和报道。家长不妨在孩子读过之后与孩子一起评论一番,及时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小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发展的精神。

4粗细搭配。案例中的淼淼读书是很快,但是未必精细。几分钟一本翻过,量是很大,但是对于其中精彩的句子、耐品味的思想,却未必做到很好吸收。因此,对于家长在重视孩子阅读速度的同时,也要强调孩子会粗读,更要会精读,尤其是对有意义的书籍或者名篇。这个过程中不妨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帮助内化理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