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两个月前文文转到了离家很远的一所学校,为了让文文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文文的父母与女儿商量后决定在学校寄宿。
开始的时候,文文很开心,可是寄宿生活才开始两三天,文文就给父母打电话,不停地说寄宿生活的不好,到后来干脆哭鼻子了。
原来,文文住在下铺,搬进宿舍前特意买了最喜欢的床单和书架,还有一些小玩偶,将小床布置得像个童话小屋。可是,烦恼的是文文的上铺的女孩吃饭的时候,总是一屁股坐在文文的小床上,有一次还不小心在床单上洒上了菜汤。文文生气极了,上铺的女生开始时还说“对不起”之类的话,可看文文态度不好,脸也拉了下来,抛了一句“谁让你选下铺的?”
文文简直要气炸了,她给妈妈打电话,哭诉上铺的不讲理。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女儿受了委屈,文文妈妈当然心疼,于是便在电话里与女儿一同声讨了文文的上铺,还给文文出主意,不要再搭理上铺的女孩,这样她就不好意坐文文的床了。但是没过几天,文文给妈妈打电话,哭得更凶了,说是宿舍的人都孤立了她,现在她形单影只一个人,很难受,哭闹着不住宿了要回家。
听着女儿的哭诉,妈妈的心里也很难受,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女儿适应寄宿生活了。
先来看看影响孩子适应寄宿生活的原因。
1、作息规律变动。被爸爸妈妈约束和照顾习惯了的孩子,一下子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常常会出现一阶段的混乱状态。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吃学校食堂的饭,正餐吃一点点,其余的靠零食填饱肚子;也有的孩子,虽然学校到了熄灯时间,但是偷偷地在背窝里玩游戏、发短信、听音乐……生活规律的打破,可能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
2、独立能力欠缺。从小被父母照顾的事无巨细的孩子,在过寄宿生活时,因为平时自理能力差,常常会不会打理自己生活中的困难。比如说,洗衣服却弄湿了鞋子,打水却不小心摔破了暖瓶,上了闹钟却没有醒来……类似这些的问题,都会影响孩子对住宿生活的适应。
3、自学能力不足。对于寄宿生来讲,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无论是每天的预习、复习等学习上的安排,还是各门学科不同的时间分安排,全部都要自己独立分配。如果孩子缺少自我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就会影响他们对寄宿生活的适应。
4、金钱管理不善。学会合理分配生活费是对寄宿生的另一考验。有些孩子由于不会分配金钱,导致上半个月大手大脚,下半个月紧衣缩食,导致他们对寄宿生活缺少良好体验,影响适应。
5、人际交往问题。多数独生子女由于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生活,不懂得谦让宽容,不能与人和睦相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寄宿生活。
再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适应住宿生活。
1、变唠叨为鼓励。当提醒变成唠叨,它起到的就是负面作用。唠叨本来是家长用来宣泄焦虑的一种方式,讲给孩子只不过是又将焦虑情绪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由于反反复复的重复,孩子本能地会厌烦,同时也只是嘴上答应,却没有进到心里。比较好的做法是,要学会倾听孩子讲住宿生活,听到孩子妥善合理的部分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一来,既强化了孩子的正确行为,又增强了孩子适应寄宿生活的信心。
2、变抱怨为探讨。当孩子把住宿生活中的困难告诉家长时,他们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另一方面其实是希望家长能帮着想办法。但是,有的家长听到了孩子诉说困难时,自己变得比孩子还着急,要不就是和孩子一起抱怨,要不就是冲孩子发脾气。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比较好的做法是理解孩子的苦恼,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困难的办法。
3、强化集体意识。要帮助住宿的孩子建立一个过集体生活的意识,凡事站在集体生活的角度上去考虑。对于孩子经常抱怨的人际关系问题,家长可以表示理解,但还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包容,让孩子知道宽容和谦让不仅仅是给别人提供方便,同时也是换一份安宁的心情,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展。和孩子在一起聊天时,要多引导孩子谈谈宿舍同学的( )点、让孩子感动的事。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也可以让孩子换一个角度看待室友,增强对集体生活的喜爱之情。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