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欧克莉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思维创造—孩子怎样学功课最高效

点击:567


芭芭拉·欧克莉,美国奥克兰大学教授、工程博士,脑神经专家。

出处:全景式数学。


导言:欧克莉有着很强的数理能力。但其实,她小学至高中时期数理极差,经常不及格,后对数学产生厌恶。因此,她专攻语文,逃避数理,大学念的也是斯拉夫语文系。而现在,她却成了脑神经专家。不禁令人好奇,是什么改变了她?以下是欧克莉教授的教育理念及一些具体方法的总结。

大脑如何学习?用神经科学中的预设模式网络、西红柿工作法、专注模式、发散模式、神经元……,等专业研究用词解释大脑奥祕后,我得到了一个很好理解的结论:最核心的道理,是学习要松紧交替,在专注及发散两种模式间切换。持续专注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在你放松的时候,大脑其实会继续处理之前你专注学习的内容。看书、解数学题,大脑都是处于专注模式;早上冲澡、坐在公交车看窗外、散步、睡觉时,大脑则处在发散模式。

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的预设模式后指出:过去一般以为人在休息状态时大脑完全没在运作;其实不然,人在放松休息时预设模式网络依然活跃,大脑中特定的不同区域间有着交互作用,为储存信息铺设稳定基础,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一直专注然后遇到困难,思维被卡住了,继续专注只会卡得更严重,越解不出来越挫折,这时就需要放松、放手。脑袋在两种模式间转换,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放松能让大脑走出新的路径、到达新的地点,这正是创意、解答的来源。专注模式犹如捷运,能在密集地段移动;发散模式犹如高铁,可以走得很远。

有学者研究科学上的大突破通常是如何发生的,得到的结论是主要有两种方式。

我常常专注25分钟时间做事,如果卡住了就停止,再花25分钟时间散步。这完全适用于孩子,重要的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运用,比如先专注学习25分钟,再给予奖励——让孩子出去玩、放松。有些家长让孩子专注学习25分钟,休息一下就马上再专注25分钟,这样是没有效果的。休息时间要足够,才能更好的学习。具体要放松多少时间,是没有科学定论的。事实上,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做不同的事需要的休息时间也不同,休息10分钟、20分钟都可行。

我在军中与一堆数理天才工作,天才总是对的,很快就得到结论,但他们很少会有新的解决方式。我的长处是毅力,有弹性,慢的人或许比较有创造力,懂得用其他路径。脑袋里要有空白的地方,新的东西才进得来。就像有人的大脑像赛车手,很快就跑到终点;有人是慢跑健将,慢跑健将慢归慢,但在路上听到鸟叫声、能欣赏树林风景,感受很深刻。

我认为有些孩子痛恨数学、科学,不是学习方式或能力的问题,而是意愿的问题。我有两个女儿,虽然我不是虎妈型,但我坚持她们每天要练习一些基础,例如每天花20分钟算数学。大女儿天生数学能力不是很好,但现在她在斯坦福念书,这表明只要孩子每天学一点,还是能学好的;二女儿数学天分好,但对数理没兴趣,她现在念大学,主修影像艺术,学微积分只是当好玩,却可以拿到高分。所以,心中 想着“我要完成这件事”,而 想着“我只要花25分钟做这件事。每天学一点,有助于建立一组以意义结合起来的信息,组成系统知识的记忆组块。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如此,既可以保持兴趣,又可以长久,并容易成功。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