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贵勇,《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
出处:小多少年时(xiaoduoui)。
读书,对孩子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家里的书就非常多,到处书柜,里面都是我收藏的各种各样的书。父母自己爱书,爱读书,爱买书,爱和孩子共读,孩子就会走上阅读之路。
那么,如何给孩子选书呢?
第一,亲子之间多商量。我觉得,给孩子选书有个基本原则:父母和孩子都不能过于任性,孩子和父母在选书过程中要多商量。尽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阅读趣味,不管在哪个年代,完全由父母来决定孩子看什么书不足取;孩子想干什么,父母就给孩子买什么也不合适。比较科学的方式就是父母给孩子提供书的同时,也给孩子一定的图书选择空间,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读。
第二,孩子年龄相契合。儿童阅读有个黄金定律,就是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的书。幼儿园阶段主要以绘本为主;小学低段以桥梁书逐渐过渡到儿童文学;小学生中段的时候,开始接触一些科普书、历史地理类的书籍;小学高段就可以持续地深入,把各个门类持续地往深入去发展。所以,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父母可以给孩子选一些凯迪克金奖类的书、丰子恺奖的书,或者信谊图画书奖的书。这些奖项都是图画书类的奖项,而且内容和品质都非常好。如果孩子是小学生,给孩子选择一些儿童文学类的作品,比如纽伯瑞奖、冰心奖,这些奖项的作品也是非常非常棒的。
第三,孩子性别相结合。男孩和女孩的阅读确实( )一样。对于男孩,我会推荐一些比较活泼、比较可爱的人物形象,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猫头鹰王国》《野兽国》,还有《海鸥乔纳森》《弗朗兹的故事》《淘气包埃米尔》就非常适合男孩儿来阅读。对于女孩,相对来说比较温婉一些,像《劳拉的星星》《卡米的故事》《苹果上的外婆》《草莓山》,还有那个《米丽成长系列》。这样书的故事都是反映家长里短的故事,读起来也是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更贴近女孩子的心理。
第四,引进本土要结合。我们现在引进书特别多,现在百分之七十的书,都是国外引进过来的。本土原生的书就少一些,但是本土原生的书对孩子培养有根的中国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本土原生的书,我比较推荐《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是台湾汉声出的一套书。这套书是每一篇一个故事,如果一天讲一个的话,可以给孩子讲一年。蒲公英图书馆还出了一套“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就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些故事,像《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小马过河》这些作品给孩子读,或者和孩子一起读都是挺有意思的。
第五,个性相结合。很多家长会很困惑——给孩子一些书,孩子不喜欢,他为什么不喜欢呢?大家可能都有这种感受——我是外向型的人,给我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的故事,我可能就不太喜欢。但是,如果我是一个淘气包,你给我一个讲淘气包故事的书,我就能从这些书中看到自己,更容易走进书里的世界。如果父母发现孩子不太喜欢阅读,可以找一些跟他个性或兴趣相契合的书,激发读书热情。
第六,不同种类相结合。童书有很多种类,有儿童文学、儿童诗、童谣、科普书还有故事等等,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些不同种类的书都给孩子看一看,逐渐扩大他的视野。爱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那些孩子内心往往特别有爱,具有真善美的力量。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爱阅读,可以从动物小说入手,因为动物小说和孩子的天性很契合。动物小说作家比较有名的像西顿、沈石溪、牧铃,还有袁博等。还有一些儿童诗,我觉得也可以给孩子读一读。像方素珍的儿童诗就挺有代表性的,比如《明天要远足》可以给孩子买来看一看。儿童文学里常新港的作品也是非常不错的,他写的十二生肖系列等等品质都非常高,给孩子看一看都很有益处。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