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贵勇,《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
出处:小多少年时(xiaoduoui)。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深入阅读呢?
一、移花接木,从兴趣点引导。
我一直觉得,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成长铺路,孩子喜欢某样东西,我们要围绕孩子这个兴趣和爱好,不断地给予一些教育素材、教育资源。
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狗。有一天去同学家玩,看见同学家养了一只狗,回来以后就想让我给他也想养一只,当时我没有同意。我跟他说:“对于狗,我们可能还不太理解。要不这样行不行,我们一起来读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比如狗的小说,狗的一些知识类的书。”小家伙就同意了。
后来我们就经常泡在亚运村的图书大厦,在里面看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我们还买了很多跟狗有关系的小说,比如《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导盲犬迪克》《忠犬的背叛》,还有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威尔逊·罗尔斯的《红色羊齿草的故乡》,牧铃的《血燕》,这些书他都看得爱不释手。我们还看了一些比如《选只狗狗带回家》这种知识类的书。因为看了很多关于狗的书,这小家伙每次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看见一只狗就给我讲这是一只金毛狗,然后说金毛狗有什么特点啊,讲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就像一个小专家一样。其实就是这样,孩子喜欢看某方面的书,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就会慢慢朝一个专家的方向去发展。
哲哲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读了一本叫《酷虫学校》的书,回来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这是一种好事,我就给他买了好多昆虫方面的书,比如说台湾大学教授朱耀沂写《昆虫Q&A》,还有黄仕杰写的一本书叫《昆虫脸书》,奥地利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些书就慢慢地把一个孩子引入到了昆虫的世界,就知道了很多昆虫方面的知识。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够活学活用,而且这些知识慢慢地成为一种体系,让我对他的阅读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或者说让我很惊讶。我觉得要成为一个专家真的并不难,只要把一些好书给他,引领他,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专家。
二、亲子共读,边读书边交流。
我们经常说要给孩子一些价值观的渗透,或者一些精神引领,其实在边读边交流过程中的引领是最润物细无声的,是最有效的。
孩子好奇心的发展,至少需要一个可以分享这种好奇心的成人的陪伴,跟他一起重新发现周围这个世界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我觉得,跟孩子亲子共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这种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鼓励他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内心在想什么。我们总说我们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就是因为我们沟通不够。当我们沟通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会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个时候我们给孩子的帮助也是最有效。
什么是好的教育?就像孔子所说的:好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我们一定要有那种教学相长的意识。这种教学相长,其实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多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只是说我们教给孩子什么,还指的是孩子教给我们怎样做一个好的父母,怎样去追寻好的教育。
三、有效问答,提升学习能力。
那些经典的作品读得多了,孩子的自然鉴赏力、观察力和学习兴趣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举个小例子,我给哲哲读完《西游记》的小人儿书后,我问他:“宝贝儿,你说一说唐僧三个徒弟都什么特点呢?”没想到哲哲给我的答案是——第一他们都很丑,第二他们都有武器,第三他们都爱杀人。这回答让我很震惊。我就觉得,这个孩子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孩子观察力,还体现在对书内容的敏感上。我给哲哲讲《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讲到黑夜里勤学的孩子,比如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夜读的车胤以及雪夜读书的孙康等,问他有什么想法。哲哲说:“爸爸你发现了么?匡衡看的是竹简,车胤和孙康看的是书。”我没想到他看得这么用心,我就引导他:“你说看看是什么原因,他们看的书不一样,是因为这个画家画错了吗?”哲哲回答说不是。我就百度一下,把蔡衡造纸的故事给他读了一遍,让他心里有了一个意思识。这个时候我们教会孩子一个知识,孩子更不会忘记,他内心会更深刻,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会更强烈,远比我们把他放在辅导班里面,让老师用一种固有的方法来教他要有效的多。
四、知行合一,结合自然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读行——读书和行走,它俩是紧密结合的。我觉得如果说阅读是让我们在心里面走遍大千世界的话,那么行走就是让我们在大地上阅读更多的书。
我的好朋友李一曼,他也是个著名的阅读推广人。他经常给孩子读一些历史书,读历史书的过程中,他可能就会带孩子去当年历史发生的地方看一看走一走。比如,他给孩子读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那一段儿,就开着车带着孩子去乌兰布统古战场看了看。读民国时期的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的时候,他也带着孩子去了沈阳的大帅府,九一八纪念馆等地方看了看。
我觉得这样去看看实物听导游讲解,对历史会有一些更深刻的认识,是一种让孩子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学习方式。
五、共同成长,读阅读理论书。
理论书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孩子要学习,我们作为父母也要活到老学到老,多读一些书,读一些儿童阅读的理论书。
我比较推崇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阅读指导书。此外,彭懿还写过两本书:《世界儿童阅读与经典》《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两本书一本是讲儿童文学的,一本是讲图画书的,把当前世界上经典的儿童文学和图画书都收录到了书里面,是很好的阅读入门指导书。还有被称为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的书:《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和《打开绘本之眼》,以及小雨姐姐的《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台湾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等等,作为父母都可以读一读。
其实光看这些书的目录,就会发现这些内容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很多父母的疑问,在这些书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六、相互推荐,形成家庭风气。
如果说家里有什么仪式的话,我( )希望阅读成为一种仪式。
我现在每天下班后,会在家里拿一本书看,看完书以后向孩子推荐;而哲哲看了某一本好书以后也会向我推荐,慢慢家里就形成了一种风气。现在哲哲是每天看书,每周还会向小伙伴推荐3-5本书。当孩子读了大量好书的时候,他的心中就会特别有爱,就会对生活、对生命有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