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张贵勇的故事之学习兴趣表达阅读—陪孩子读书时的几个误区

点击:496


作者:张贵勇,《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

出处:小多少年时(xiaoduoui)。


读书有几个误区,我来给大家点一点。

一、不要提过多问题

在《我的图画书论》里,松居直开篇的时候就写的这种情况。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带着父母提出的问题去读书,他很难一下子进入书中的世界。这种看似很好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阅读,反而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孩子的阅读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对于一本书,只要他愿意读,他愿意去思考,就足够了。

我真心希望各位父母能够跟孩子一起去读书。有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大了会认字了自己读书就好。其实父母跟孩子一起读书的作用,不仅是培育亲情,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这些比掌握书的中心思想、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应试内容更有价值。

(家庭山点评:很多家长,包括家庭山自己也犯过提问的错误,想借此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阅读理解能力并不是做了几道题目就能提高的,而是在于大量阅读形成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因此,孩子读书不但要少提问,就是现在一些所谓的无障碍阅读图书也不适合孩子看——这些书中千篇一律的旁批看似帮助孩子理解,实则是应试教育的题目,不但在视觉上妨碍了孩子顺利阅读,而且就像令人生厌的考试一样,影响了孩子的读书兴趣。无障碍反倒变成了障碍。所以,为了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无论家长还是出版社,都要学会做减法,给孩子留出空间自由阅读。)

二、正确看待漫画书

还有一些父母反对孩子读漫画书。我觉得漫画书就像成长路上必经的一段旅程一样,或早或晚,孩子是一定要经过某个阶段的。我的观点是,在孩子对漫画书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让孩子看漫画书,而是给孩子一些好的漫画书,比如《丁丁历险记》《高卢英雄历险记》《雅卡利的神奇历险》。这些书都是非常好的漫画书,对于培养孩子读图能力、孩子看图与图之间的逻辑联系的能力、塑造孩子的绘画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家庭山点评:树人如同树木。培养孩子是农业,需要顺其自然。人生的每个阶段,孩子是一定要经历的。父母绝不应该,也不可能阻止孩子某个阶段的发生。当孩子对某个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家长最好像大禹而不是像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一样,用疏导的办法陪伴引导孩子。这样做才是顺势而为;否则必然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三、功利心不能太强

还有一些父母读书可能是功利性太强。比如一定要读出什么东西来,一定要摘抄好词好句,这些都不必要;相对于孩子有一个愿意读书的心情、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比这些摘抄更有意义

孩子读了大量的书,那种自然流露的东西往往是更值得我们去呵护的,更值得我们去反复琢磨和思考的,也更有意思。比如,我的孩子画了很多好玩的画,其实那就是他读书之后的自然流露,看起来都让人赏心悦目,有一种指引心灵的效果。

读书以后,孩子也会活学活用。我们真的不必要求孩子读完书之后一定要写出什么东西来,而且写出多少多少字的东西来——这是非常 的。反言之,孩子读书读得多、读得深、读得好,他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很强

(家庭山点评:现在许多语文老师都要学生写读书笔记,不但要抄好词好句,还要写读书感受,甚至规定必须写几个好词几个好句,必须写多少字的读后感,实在是苦了学生,严重增加了作业负担,把读书这样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变成了苦差事。而且,仅仅只是抄几个好词好句,对于写作其实意义并不大,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且不说学生自己抄的词句到底好是不好,后续会不会巩固记忆。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学生的读书兴趣也会被扼杀。所以,要淡化读书笔记,至少不能硬性规定数量。做老师的,其实能够把好书推荐给学生,给足时间自由阅读,才是最懂读书的老师。)

很多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写作,磕磕绊绊总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为孩子阅读的视野还没有打开,或者说阅读经典的作品还不够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