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阅读的故事之学习兴趣沟通批评—为什么看课外书不宜提问孩子

点击:437


作者:松居直(1926-),日本国际儿童图画评议会会长,“日本图画书之父”。


当您读完一本小说,正沉浸在难以言喻的满足之中时,突然某位亲密的友人打电话来,要您一五一十地说出这本书的读后感,您会做何感想?

您或许碍于人情,或许刚好想找一个人倾吐自己的感动,于是很爽快地回答对方的问题。但是如果同样的情况一再出现,您肯定会不胜其烦。到最后,只要一想到看完书又要接受一连串的炮轰,您可能就完全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了。

许多母亲都像这位亲密的友人。她们热心地讲图画书给孩子听,但是讲完以后,忍不住要问孩子一堆问题:这本书好不好看?哪里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幅插画?故事在讲什么?老公公遇到了什么事?老婆婆叫什么名字?大野狼刚开始做了什么事?然后呢?最后大野狼怎么了?故事里一共有几只羊、几只猪?大野狼和猪加起来一共有几只?小红帽为什么会被可怕的大野狼吃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好几张稿纸。她们觉得,这样才能让图画书充分发挥功效。

是否您念完一本图画书后,也曾对孩子提出许多问题?不知道这时您可曾考虑过孩子的心情:对孩子来说,听妈妈讲图画书,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但是为了应付妈妈马上会提出的问题,孩子只好一边听故事,一边假设问题,准备答案。这么一来,孩子怎么能快乐地听故事呢?这种想要陶醉却又不得不保持清醒——实际上是压力的阅读方式,不但不能满足孩子,反而只会使他排斥并讨厌图画书。尤其是当父母训斥孩子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孩子甚至会憎恨读书

实际上,从掀开图画书的扉页,听到“好久好久以前……”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已经在故事的世界中悠游。直到故事结束以后,他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中,在幻想的世界里天马行空。这是一段宝贵的时间,孩子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不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可惜,大人们经常在这段时间不停地问问题,践踏这块幻想的美田。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而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泉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您也不希望每读完一本书,就得报告一堆读后感,那么也请设身处地地想想孩子的心情吧!

所以,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地讲就 了,不要问东问西,因为这些问题只是为了满足大人的需求。如果是读完书后自然地互相交流讨论,那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