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1952-),本名沈一鸣,中国当代动物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动物小说大王”。
曾经有段时间,我常去学校做作家校园行的活动,演讲结束后会与学生交流对话。同学们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沈老师,你写了这么多的作品,是不是从小就喜欢写作?小时候作文成绩是不是特别好?对此,我只有苦笑摇头。
我读书时其他学科成绩都还不错,唯独语文成绩平平,尤其是作文最令我怵头,把铅笔头咬得像麻花也想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优美句子来。而且,我做作文速度奇慢,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一个小时才能写一百字。我曾幻想,要是有只宝葫芦就好了,轻轻摇一摇宝葫芦,里面的好词好句好段就一串串蹦出来,噼哩啪啦跳进作文簿格子里,一下子就做出一篇让老师刮目相看的好作文来。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出了个《我做了件好事》的作文题,规定星期一要交作文。星期天表哥来我家做客,斗蟋蟀喂兔子养金鱼,玩得不亦乐乎,把作文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晚上洗好脚躺在床上,才想起这篇作文还没有写呢。我们教语文的秦老师凶得不得了,我们背后都叫她“秦始皇”,谁不交作文会被拖到讲台上去,鼻尖盯着黑板,罚站一节课。秦始皇擦黑板时粉笔灰雪花般地纷飞,一节课下来被罚站的同学脸白的就像京剧舞台上的丑角。一想到自己会被罚站,我急得都哭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我有个姐姐比我高一个年级,她们班的作文正好也是《我做了件好事》,我就央求她给我抄抄。姐姐看我可怜,就拿出来给我抄。我生平第一次这么快就完成了一篇作文,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就把姐姐那篇500字的作文一字不漏地抄了一遍。周一早上,我如期交了作文。四天后又上作文课了,“秦始皇”当众朗读了我抄姐姐的那篇作文,读完后又大大地表扬了我,说我作文进步很快,让大家向我学习。作文簿发下来了,上面第一次密密麻麻用红笔画满了小圆圈,就像黑色的池塘里养了一大群活泼可爱的红色小蝌蚪。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抄抄出那个奇迹来。我有点脸红,却也是你像灌了蜜一样。我突然觉得秦始皇秦老师其实长得挺漂亮的,嗓音也特别的清亮,朗读文章时就像北灵鸟在唱歌。这以后,我突然对语文课有了兴趣,如饥似渴阅读,认认真真作业,作文成绩也渐渐有了起色。
我讲这件儿时写作文的趣事,是想告诉大家三个道理:
第一,不会写作文是孩子的通病,没什么可担心。我相信大多数的孩子跟我小时候一样,也特别害怕写作文。挑选生动优美的句子,把一件事情和自己的思想准确完整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件难事;更何况学校里布置的作文作业大部分都是命题作文,不管你对这个题目是否有兴趣,也不管你对这个题目有没有独特的感觉,非按这个作文题目写不可,不许走样,不许跑题,当然会成倍地增加作文的难度。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怕写作文。
第二,并非小时候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长大后就能当作家;并非小时候害怕写作文的同学,将来就一定不能当作家。姐姐和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姐姐小时候特别优秀,四年级就在全区作文比赛中获过奖。她是中队委语文科代表,每一篇作文都会被老师当做范文。但遗憾的是,她一辈子在纺织厂,没有从事文字工作,更没发表过一篇小说。我小时候最害怕写作文,但鬼使神差居然就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已经写了600多万字的动物小说。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兴趣学习写作了,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什么时候都可以弯道超车。写作不是百米赛跑,写作是马拉松长跑。百米赛跑的话,起跑线非常重要;但在漫长的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耐力和意志才是最最重要的。写作就是马拉松长跑。小时候作文成绩是不是优秀,在起跑线时是不是落后了一点点,无关紧要,无关大局,并不影响最终成绩。
第三,作文最需要赞美教育。评判一篇作文和评判一道数学题是不一样的。1+1=2,如果写成3,就是错的,答案清晰明确。作文写得好不好,答案就不是那么清晰明确。我的看法是,再差的作文也能找到闪光的句子,再优秀的文章也能挑出瑕疵来。文无定势,因人而异。即使一篇作文写得一蹋糊涂、一无是处,但该学生花了时间和心血,完成了让他头痛不已的命题作文,认真的态度( )值得肯定。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批改学生作文,我会用放大镜去找寻这篇作文的优点,沙里淘金也要找出点金子来。对写作文,大部分孩子都缺少自信,交上作文簿,内心都忐忑不安。作文没有固定模式,一篇文章是优是差,缺乏统一、清晰、严格、明确的答案。很多时候,老师的眼光和喜好就是标准。所以,作文需要鼓励。教育学有句颇流行的话:赞美教育。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更应贯彻赞美教育。通过赞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也让学生树立自信。学生的兴趣和自信都很脆弱,如果经常受到批评指责,兴趣和自信就会减弱;如果经常受到鼓励和赞美,兴趣和自信就会增强。兴趣和自信对作文教学极其重要,只要建立起兴趣和自信,再进行适当的基础训练,作文成绩很快就会提高。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