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J(亲职教育畅销书作家),卢俊(中国好编辑大奖得主)。
所谓的家庭故事会,它的关键是“会”,其次是“故事”。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看这个“会”。“会”就意味着不是一个人进行的,而是家庭成员都要参加。此外,不能是大人单向地给孩子讲故事,而是大人孩子互相讲,这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会”。所以,让孩子参与到讲故事的过程中,是家庭故事会的核心和关键,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后,我们来看讲“故事”。讲故事可不是闲聊,因为故事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所以讲故事不仅需要想象力,还需要孩子有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当众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制造情节冲突和意外性的能力。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让孩子在家庭故事会的场景下尽情地讲故事,表达自己,放飞想象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
学会讲故事的孩子,小学时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会比较突出。这种现象的心理和脑科学机制是什么呢?研究发现,当孩子在讲故事时,他需要用到组织能力、语言词汇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还要加上孩子内在的道德判断力和生活经验,这些都是认知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会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那么,当父母的应该怎样开展家庭故事会,提升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注意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去就可以让孩子从“看绘本”变成“( )绘本”,扮演绘本中的角色。比如读过《鸭子骑车记》之后,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扮演小鸭子,家庭其他成员扮演母牛、绵羊、猫咪等角色,和孩子一起用对白来串联故事情节。家长绘声绘色地表演也会激发孩子的参与愿望,大幅提高孩子记住故事梗概和对白的可能性。等孩子熟悉了鸭子的台词之后,我们再跟孩子对调角色,让他来演母牛、绵羊和猫咪。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独立讲完一个绘本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如果孩子一开始不喜欢演,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和孩子一起重现绘本里的情景。比如,我们用一辆玩具自行车和一个小鸭子玩偶,让孩子来跟鸭子比赛骑车。这时候孩子的参与感会被调动起来,复述故事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