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人民日报。
一片普通的棕榈叶子,在手中缠绕、翻飞、打扣,不一会儿,各种造型的小昆虫、小动物跃然而出,栩栩如生……近日,浙江宁波少年杨峥火了。靠着这门棕编手艺,他利用暑假摆摊,赚了两千多元。
棕编,即利用棕榈树叶制成工艺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杨峥今年15岁,第一次接触棕编是在9岁。当时,他在街边游玩,无意间看到一只用油绿叶子编成的蚂蚱。这让杨峥倍感新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看书了解棕编的技法,边学边编吸管、彩带等能编的东西,都被他拿来练手。“棕编的书看完了,就照着视频学,自己琢磨。”为了让作品更加逼真,他常常观察虫、鸟、兽、禽的外形。由于对结构空间有着良好的感知力,而且他很喜欢研究昆虫和动物,他的作品栩栩如生,很是精妙。随着技艺日渐娴熟,他已能做到心中有物。“这些东西心里有造型了,不需要参考就可以做出来。”日积月累,杨峥家里存下不少棕编作品,有的获了奖,更多的是他出于爱好的创作。
初中毕业后的这个暑期,杨峥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创作。杨爸爸建议儿子不要只闷在家做手工,可以出去练摊试试看。于是,从上个月起,一到晚上,杨峥就到人多的地方,把手工艺品摆在地上,坐在路边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二三十分钟,他用油绿叶子编出蚂蚱、蝴蝶;一两个小时,一只知了就从他手中“爬”了出来……这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没几天,家里的存货销售一空。没抢到的市民还要预订,甚至不少人还想跟他( )棕编。
一个蚂蚱仅五块钱,一只精巧复杂的神兽七八十块钱。摆摊一个多月,杨峥收入两千多元钱。杨峥说,摆摊本意并不是挣钱,只是想让大家了解这门手艺。最让他开心的是,大家对这项技艺的认可和喜欢。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