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芳菲;出处:读者。
黄永玉(1924-),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院院士。
黄永玉这个“浪荡汉子”生于书香门第。黄家祖屋叫“古椿书屋”,是凤凰有名的私塾馆。当地文庙建起后,黄家还兼守文庙。
黄永玉的爷爷常年在外做事,曾帮熊希龄(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经营香山慈幼院。爷爷难得回家一趟,请人吃饭时却不请熟人。爷爷只想跟那些不相干的、有意思的人喝喝酒、看看花,说:“人情中间,不留痕迹最好。”黄永玉后来成了爷爷的“忘年交”,发现爷爷其实很有趣。
关于读书,爷爷给他的教育与学校的不一样:“学堂里那些书读下去是有用的,像砌墙脚,但砌墙脚不等于盖房子,盖房子要靠以后不停地读课外书。然而有些读书人蠢,一辈子都在砌墙脚。”爷爷劝他多交朋友、多长学问,学堂考试过得去就行,( )争做第一。爷爷还准许他随便翻自己的书柜,说:“多懂些稀奇古怪的知识还是占便宜的,起码是个快活人。”
爷爷不在时,家里的气氛最宽松。太婆很爱读书,鼓励儿孙精进学业,曾说:“我家不买田,买田造孽!一块砚田足够了。”
黄父温和开通,很有修养,做每件事都会拿出艺术家的派头。他从不打骂孩子,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浸润。黄永玉少时曾逃学八天,回家路上心惊胆战,准备一有动静转身就跑。结果父亲只是站在门口,微笑着向他轻轻招手。除了读书,黄父还让黄永玉拜师学拳,说:“打拳既能强身也能练精气神,好做个正派人。”如果碰上有人租院子教拳,黄父提出的条件是:“不要租金,但要让我的儿子跟着学。”
后来时局动荡,黄家败落,产业被一场火烧得干干净净。家里七八口人等着吃饭,黄父出去做事远走他乡。一家人吃穿都要等黄父每月托人带钱回来,但后来那些钱竟被人吞了。黄永玉带着弟弟坐到那人的家门口讨账,别人嘲笑他们穿得破烂,黄永玉心里委屈。黄母说:“你要有头脑,想到自己是读书人,再穷再苦也就不在乎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