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魏书生(1950~),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百人讲师团荣誉团长。
每天写日记,感觉如何?同学们说感觉挺舒服的。那么下一个月呢,还写吧。然后一个月一个月,一个学期过去了。大家觉得写的能力强一些了,另外写文章一点儿都不发愁了。
我们班学生教好了,大家觉得这是个值得推广的经验。但是有的老师说,你们班学生听话,我们那个班倒数第一、倒数第二的没法教,我说你那儿没法教,那让他上我这班来。我就把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倒数第三的,从别的班请到我们班来。
我对他们说:“我们班学生啊天天都要写日记,你愿意不愿意写?”“不愿意写。”我说:“那进我这个班就得写啊,老师教你不行吗?”“教也学不会。”我说:“你别写得太复杂,老师保证教会。”培养习惯要行动,行动首次一定要慢动,家长不能着急,第一次干这个事你就着急,当然孩子他就焦躁,焦躁他就不干了。“老师,能学会吗?”“肯定能学会。”“老师,那怎么写?”全校倒数第一、倒数第二的这些孩子,根本没写过东西,坐都坐不住的。
“到魏老师的班,第一天的日记就写一句话。”“一句话?老师,一句话写什么啊?”我说:“就写一句话,我还告诉你写什么。就写今天我到魏老师这个班读书了,写上年月日什么的。”“老师,这句话是人都会写,那肯定没有问题。”写完啦,给我看:“老师,是这么写吗?”我说:“挺好啊,这不挺好吗?”第一篇日记开始写了。他觉得很简单:“老师,不是骗我吧?”我说:“这就是日记,你别以为写得很复杂才叫日记。”
第二篇日记就有一个小题目,题目是《记我的同桌》。“老师,不会记?”我说:“不会记,你就随随便便看吧。就写两句话,第一句话他的外貌。”“我不会看。”我说:“你不要写得太细。就看他高个还是矮个,能不能看得出来?”“老师,那还能看不出来吗?都能看出来的。”“是胖子还是瘦子?”“老师,那不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胖子。”“是黑脸还是白脸?”“老师,他是黑脸。”我说:“这不就结了吗,把你眼睛看到的,用你的手写到本上,这就是胜利地写出第一句话啦。然后第二句话呢,写同桌的衣着,你看他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面料、什么样式。”“老师,这我会看啊。”我说:“那写出来,这就是好日记啊。”他发现写日记这么简单啊,于是他就打量同桌,高矮胖瘦黑白、衣服面料色彩样式。一写,他还觉得挺好玩。我说:“怎么样?”“老师,今天的日记挺有意思。”
第三天,我说:“怎么样?”“老师,你不用说我知道,第三天日记三句话。”我说:“对啦!三句话的日记写《记魏老师》。第一句话,魏老师的性格特点,我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的?”“老师,你是慢性子。”我说:“你写下来。第二写我的语言特点,我说话,速度快还是慢,音量大还是小,音调高还是低?”“老师,这没有问题。”“第三呢,你到我这个班开始肯定不习惯。你从别的班过来,到这个班有很多约束,要求也很多,你肯定不习惯。这样行不行,你从老师这些要求里面挑一条比较( )的,写出来行吗?”“老师,我有好几条觉得挺好。”我说:“你就写一条就行。”于是他一写,哪是三句话,一百多字了。
第四天四句话,五天五句话,六天六句话……
过了两个来月,他拿着日记本来找我。“老师啊,我的日记怎么写出五百来字了啊?”“觉得舒服吗?”“老师,这种心态特别舒服。”
(家庭山点评:转化差生最重要的是要“慢动”,要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低到高,让学生不要太吃力,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就能尝到甜头。学生学得舒服了,激发学习兴趣了,以后的事儿就好办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