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魏书生( 1950~),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百人讲师团荣誉团长。 
	  
	
 
	丁玉娟是山东省郓(yùn)城县郭庄乡徐洪庄小学的学生,她出世8个月的时候,生母便离家出走,把她丢给了养父;后来她的二婶也因熬不过苦日子,把丁玉娟的堂弟也丢给了她的养父。丁玉娟10岁的时候,养父患肝硬化腹水,一病不起。丁玉娟稚嫩的肩膀从此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要侍候患病的养父,还要照料不懂事的堂弟。 
	农历七月,气温高达30多度,玉娟要背着喷雾器给花生、大豆、苹果树打农药。人家成年人打一趟40分钟就完了,她得用一个多小时。 
	为补贴生活费用,玉娟在家中饲养了20只兔子和一些鸡、鸭、鹅。放学后,小玉娟先到地里锄草。之后,把草打成捆,背回家做饲料,每天早晚两次为家禽搅食拌料。剪兔毛的活儿一般要两个人干,由一人抓住兔子的腿,另一个剪。丁玉娟没人帮助,但她想出了办法,先把兔子的腿用绳捆住,然后自己动手剪,攒多了再拿出去卖。 
	家庭负担这么重,小玉娟在学校里学习能跟上吗?回答是不仅跟得上,还处处领先。 
	她在班级里当班长,老师不在的时候,她组织同学们上自习,教室里静悄悄。她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同学们都听她的,她有( )的力量。 
	养父病危的那一个多月,她只好停学了,但功课一点没落下。晚上,小玉娟一手拍着弟弟,哄他入唾,一手拿着课本对着微弱的灯光自学功课。在那段时间里,她每天晚上到同村的同学家问老师白天讲的啥,留下哪些作业,回家后抽空自学做作业,第二天让同学把作业带给老师批改。 
	自从入学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丁玉娟的成绩在班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 
	1995年,《人民日报》以《好孩子丁玉娟》为题专门报道了她自强不息、勇担生活重担的事迹。 
	从丁玉娟的事迹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引导孩子为家庭分忧,肩负一定的家庭重担,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孩子增强责任感,增强生存能力,激发出孩子心灵深处自强不息的力量,促进孩子在学习上拼搏进取。 
	家庭山点评:鼓励孩子为家庭分忧,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做家务活儿也好,干活儿赚钱也好,除了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能增强生存能力、激发上进的力量,让孩子变得坚强外,还有助于增强孩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有极大的裨益,可以说是学习成绩最有力的保障。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