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台湾当代女作家、散文家,原籍浙江温州,1949年赴台湾。
好书推荐:《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中学时,我本来是很不喜欢地理这门课的。可是因为教地理的房先生实在太慈爱,教得又好,又是我们班的级任导师,我也就开始喜欢听她的课了。
房先生是安徽人,头几天上课,一口的安徽话真难懂。老是听她说“自理、自理”的,不知是什么意思,待她拿起地理课本点着封面上的字,我们才恍然大悟——“自理”就是“地理”。我们很快都能听懂她的话了,而且还顽皮地卷起舌头学她的口音。她就拍拍我们的头说:“莫吵,莫吵,值肉(日)生,快快扫自(地)。”
家庭山:房先生面对顽皮的学生没有训斥责骂,而是拍拍他们的头,让他们莫吵。这说明房先生的什么特点呢?
刚开始上课时,她面对我们,伸出左手,手心向着我们说:“中国就像这只手掌,西北高,东南低,所有的河流,都从西北流向东南。”这个比喻真好,我们一个个伸出手来,对着地图愈看愈觉得像。然后她转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上只几笔就画出一幅中国地图,再在里面一省一省地划分开来,填上名称,真是熟极而流,一下子就让我们对她佩服不已。她要我们把每个省的地图都记熟,东南西北的邻省也要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是第一步要明晰的概念,自己的国家分多少省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就如同读中国历史,第一步就要会背朝代名称,要记得每一朝的开国元勋和他们成功的原因。如此,才能对历史有整体的概念,否则脑子里一定是一本糊涂账。整个中国地图默熟之后,再逐一默各省地图,先默轮廓,次默山脉、河流,再默铁路、城市。对地理环境有了概念以后,气候、物产、民情风俗,也就比较容易记住了,因为这些是有连带关系的。她要求每个同学对自己出生地所属的省,要格外熟悉。“这叫作‘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她说。
家庭山:这段话从几方面交代了房先生“教得好”呢?“君子务本”中的“本”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每教完一省,她都要做一次测验,要我们画出这一省的详细地图。有一次我默江西省,只把“鄱阳湖”误写为“洞庭湖”,其他的部分都没错,她一下子扣了我( )分。我很懊丧地说只是笔误。她说:“笔误也不可以,两个湖怎么可以由着你自由搬家呢?”问得我哑口无言。又有一次,我把浙江省的钱塘江误写为“钱唐江”,她扣了我( )分。我向她央求:“只掉了个‘土字边,少扣五分好不好?”她连连摇头说:“莫争,莫争。我扣你十分是要你写字时用心,不要马马虎虎。我虽不是国文老师,错别字也要管。你去地图上找找,中国有没有一条江叫‘钱唐江?这是求正确。无论读书做事,都要认真仔细,不能有差错。”我只好默然了。
家庭山:这段话为什么要写测验扣分的故事?是为了表现房先生“慈爱”呢,还是“教得好”?或者是为了表现房先生的其它特点?这段中的两个“莫争”和第二段中的两个“莫吵”对房先生是什么描写,又表现了房先生的什么特点?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