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浦;出处:现代家长
孩子上中学前,是胡先生眼里的乖宝宝、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上中学后,却完全变了样,暴躁易怒,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还时不时地顶撞胡先生。升入初三后说什么也不上学了,待在家里,白天昏睡,夜晚打游戏,整个人处在摆烂状态。从前的优秀少年,如今厌学、疯狂打游戏,成了“烂泥一摊”。
胡先生的孩子从爱写作业到恨写作业的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孩子天性爱玩,自制力不够,胡先生深知这一点,就通过外部刺激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他常用的一招就是:孩子完成作业后,给予奖励。孩子上小学后,胡先生为督促他主动完成作业,与他约定:放学回家先写作业,作业写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一听很受鼓舞,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桌上写作业,因为早点写完可以早点下楼玩耍。慢慢地,孩子养成了一到家就写作业的好习惯,并渐渐成为学霸。
第二阶段:任务加码,获奖不易。孩子的出色表现喂大了胡先生的胃口,他大大提升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当打听到周围朋友的孩子个个都在为学习加餐,而自己的孩子一写完作业就下楼喊杀喊打地玩耍后,他告诉儿子:“从明天开始,你写完作业后再上一节英语网课吧。”一开始,孩子对学习并不排斥,没有异议。然而,胡先生看上完一节英语网课后时间还早,不如让他多记几个英语单词和句型,于是给学习任务又加了码。学习任务的加码,意味着玩耍时间的减少。“早写完早玩耍”的好事没了,孩子没多久就不乐意了,他失去了学习( ),本来一小时能写完的作业,现在两小时也写不完。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
第三阶段:加重惩罚,毁灭希望。对孩子抱有高期望的胡先生,看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陪读、监督。孩子稍有懈怠,他就吼叫起来,试图唤起孩子对学习的重视。但很快,他发现这方法没用:你吼你的,孩子装听不见。表面上,他仍握笔写作业,实际上该怎么磨蹭还怎么磨蹭。花了时间和精力陪读、监督,却毫无作用,胡先生不免生气,便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孩子所剩不多的玩耍时间作筹码来警告他:再不听话,剥夺一切玩耍时间!胡先生以为这样能震慑住孩子,没想到青春期的孩子“吃软不吃硬”,死扛到底,他只好狠心让孩子输掉最后的筹码。可即便如此,孩子依然“人在书桌前,心在云天外”,学习效率很低。
第四阶:冲破束缚,纵情狂欢。胡先生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个子长高、力气增大的同时,个人意志也开始苏醒,强烈要求公平和自由,公然反抗自认为不合理的一切。面对孩子的强烈反击,胡先生不得不试图理解孩子并选择放手。他以为还自由给孩子,孩子会感激,并重新做回他眼里的好孩子。然而,对孩子来说,压抑多年,一旦有了补偿的机会,他就要纵情狂欢,找回失去的快乐。
以前胡先生对孩子要求严苛,如今胡先生对孩子撒手不管,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么,胡先生该如何拯救迷失的孩子呢?关键是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提高孩子的生命价值,让他觉得生活有意思,重新焕发出精气神来。如果孩子丧失了信心,可以引导孩子集中精力,花点时间突破一门学科,从中找回自信心;如果孩子对学业彻底失去了兴趣,也可以考虑上职业高中,学一项喜欢的实用技术,以后如果想继续深造,也一样可以。总之,胡先生必须给孩子传递希望,让他看到光亮,自觉去努力、去奋斗。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