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粉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
柏拉图曾经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他说:“神给人进化了两种管道:教育和运动。教育,是人走出愚昧无知的管道;而运动,是人走出平庸迈向强大,突破自我的管道。”
运动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经常运动,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展。有科学研究证明:当人在运动时,血管适度收缩,血液循环加速,大脑的供血量就会大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认知能力提升非常有益处。3-6岁的孩子是感官功能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而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智力,都和感官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的运动锻炼可以帮助孩子促进“感官体验”,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非常大的作用。
运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许多家长把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当做纯粹的玩耍,影响了学习。但殊不知,恰恰相反,运动对学习有益无害。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雷迪在《体育改变大脑》一书中提到:运动后人们的词汇学习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孩子越运动越聪明,原因在于运动可以使大脑内的海马状突起变大,而这部分区域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每年那些高考状元,他们在传授学习方法的时候,有一项几乎是学霸们的共性,那便是兴趣广泛,爱好体育运动。
运动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体育运动,锻炼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更是在磨练人的精神和意志。如果想让孩子坚持一个习惯,那么体育运动往往是最好的选择。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有一条高赞回答这么说:“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而且自律。”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多次说,自己能够坚持写作,全仰赖于每天坚持跑步。他从33岁开始跑步,每天按照规定的公里数目,已经坚持跑了三十余年。他说自己写小说的方法与灵感,许多都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得到的。
运动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太需要体验挫折教育了。无论是个人体能锻炼,还是集体运动项目,都会面临无数的挑战,需要孩子不断面对数不胜数的失败,以及大大小小的伤痛。而孩子因为天性喜欢运动,他们并不会因失败和伤痛而放弃运动,而是( ),越挫越勇。因此,运动能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输赢,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不幸。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内心都很脆弱,仿佛有一颗“玻璃心”,经不起半点的批评,也忍受不了一点压力。新闻中经常见到有的孩子,因接受不了批评选择轻生,这都是忽视了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所致。林语堂先生曾经翻译过一本书叫《靠自己成功》,里面有段话至今印象深刻:有人问一小孩子:“为什么你能学会溜冰?”小孩的回答是:“其方法就在每次跌跤后,立刻就爬起来!”坦然面对失败,面对挫折,这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要学习的一课。而运动,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如何让孩子培养运动的习惯?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一些简单的运动入手。2岁以下的孩子,因身体各项器官和能力都未完全发育好,不宜有剧烈的活动,可以让孩子玩积木、剪纸,或爬行等锻炼手部肌肉能力。3-6岁阶段的孩子,是身体柔韧性和动作协调发展的黄金期。建议家长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协调能力发展,比如三指捏、夹、穿、编织等这些“静态”发展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运动;二是户外“动态”类游戏,比如跳绳、羽毛球、平衡车等,让孩子能够加速心跳的运动。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体格,还能让孩子在挑战中培养自己的韧性。小学阶段之后的孩子,参加运动主要看孩子的兴趣,父母也可以带着出去跑步、爬山、游泳等,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对抗类的项目,如跆拳道、网球等。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