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卓立;出处:给孩子
前言:卓立校长从1962年开始就在史家胡同小学工作,干了48年。当时的史家胡同小学只有灯和铃是电的,其他就全没有了。卓校长自己发明做了学校的音响,居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小学广播站。说起现在的史家小学,这可能是北京“最牛”的一所小学啦!这个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会员,素质教育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总之是名校中的名校!孩子上学了,家长也要上学。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卓立校长给每个一年级学生爸妈的一份贴心的“入学指南”。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一年级,是小学的基础。无论从战略和战术上,父母都要高度重视一年级。在小学,特别是小学一年级,以及小学一年级的前一个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期。一年级养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是非观念,会受益终生。其中,培养新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最为重要。
很多人说,听讲习惯是什么习惯?其实就是会听讲。会听讲太重要了,学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会不会听讲。孩子能不能好好听讲,要看注意力是不是够集中、够专注。注意力习惯不是天生养成的,是我们家长需要培养的。怎么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呢?我给大家提几点基本的做法。
第一个方法: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手头做的事情。比如说孩子正在学习,家长忽然说,孩子是不是需要喝口水,然后赶紧端水给孩子喝;刚喝完水杯两分钟,又给孩子削了个苹果。这样的家长看起来特别关心孩子,但是其实是给孩子( )了。家长习惯性打断孩子在做的事,会让孩子养成不专心的习惯。这样一来,孩子做了一会作业就会想”哎呀,我还没吃水果呢”、“我还喝点水吧”。结果就是,办什么事都不集中了。所以家长朋友们记住,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随意打扰他,更不要在一旁唠叨,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就做到底,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个方法:不要给孩子布置很多件事情。孩子一年级的时候还小,规划能力、操控能力都比较弱,所以我们每次只需要给孩子布置一件事,不要布置好多件事,不然孩子做完这件想那件,做这件想那件,结果哪件事都做不好、哪件事都不能成功。以此为鉴,孩子的学习桌上也要尽量保持整洁,少摆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以免干扰孩子学习。
第三个方法:进行听觉训练。什么是听觉训练呢?举个例子。比如说准备一个故事,告诉孩子:三分钟内,我要讲完一个故事,你不能干别的事,只能注意听,而且眼睛需要看着我。当孩子的眼睛看着你,你就可以培养他的注意力了。老师讲课的时候,也要要求孩子眼睛看着老师。就像我们平时讲话的时候,眼睛都是看着说话对象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听人把话说完。现在很多孩子有这毛病,不听人把话说完,或者老是插嘴。这个习惯很不好。
家庭山补充:鉴于小学课时比较长,老师讲课一般在20分钟左右,所以这就需要孩子从做喜欢的事情入手,确保20分钟内独自安静地做一件事,以培养孩子的定力。当然,20分钟做不到的话,可以一开始设置5分钟,然后10分钟,再15分钟,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孩子表现好了,要夸奖孩子,鼓舞斗志。定力的训练方法很多,比如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且尽量不出错地为父母朗读。再如跟孩子一起玩自我约束比赛游戏,看看谁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某一种状态,像盯着某个东西看上几分钟,玩木头人一动不动维持一个姿势等等。还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走迷宫、找不同等需要仔细观察的智力题,玩一些推积木、拼图等费时较长的拼装类玩具,做一些折纸之类有一定难度的手工等等。再有就是进行听觉训练。如连续倾听或跟唱几首好听的歌,玩家长说孩子做等听指令类的游戏,或者家长给孩子故意讲错故事说错话,看看孩子能否听出错误来。当然最好的还是,鼓励孩子听睡前故事、听评书等,用听代替看,可以起到很好的听觉训练效果,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听音频也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能让孩子长时间单纯地听,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互动交流所听内容,避免孩子在听音频或看电视过程中因为一味被动接受而影响思维的灵活性。总之,家长要善于投孩子之所好,寓教于乐,训练其专注力,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另外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预习课文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预习,以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提高听讲效率。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预习课本虽然能暂时让孩子在课堂上表现优秀,但长远看来,预习课文,尤其是不科学的预习课文——把预习当成提前学习,在前一天甚至寒暑假把课文提前学会了,就是弊大于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预习会让孩子失去新鲜感,丧失听课的兴趣;二是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误以为自己都会了,不需要认真听讲,从而导致不良听讲习惯,甚至扰乱课堂纪律;三是提前学习会耗费大量时间,剥夺孩子自由活动培养兴趣的机会,最终导致厌学。所以,预习要慎重。如果非要预习,可以引导孩子科学预习,就是发现问题——在读课文的时候,把不会读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带着问题听课,听老师把问题的答案讲出来,这样才有利于专心听课;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所发现的问题,可以课下问老师解决,而不是提前就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掉,浪费时间不说,还影响听课兴趣,导致不好好听讲的坏习惯。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