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温儒敏的故事之学习兴趣方法—为什么要“连滚带爬”地读书

点击:142


温儒敏(1946~),文学博士、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学家,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


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上,做的很不够。

很多语文课几乎全都是精读精讲,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抠得很细,就如同手术解剖。老这样,学生会腻味。课改之后想改一改,又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读书兴趣还是起不来,阅读能力和口味也不见得提高。本来精读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兴味,然后在略读课中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读,多做自主性的泛读。可是老师担心考试,生怕有什么遗漏,把所有课全都讲成精读,细嚼慢咽,学生就没有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了。而且精读课全都是差不多的面孔,都是为了应试,怎么还会有读书的兴趣?孩子们本来有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了。

另一个弊端,就是不教少教读书的方法。上了那么多课,做了那么多题,考了那么多试,还是不会读书,特别是不会完整地读一本书。最近我在海淀区给高三的老师上课,我说,泛读很重要,要教浏览和快读,这是学生们日后生活中最有用的。我举例说,要求高中生在2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15万字的小说,行不行?在场的老师几乎都轰动起来了,说这怎么可能?我说应当有这种浏览泛读的能力,这也是读书的方法之一呀。你们的学生不会,只会精读,他们就缺少这种能力,日后在他们生活中精读毕竟少,泛读浏览反而是常用的。你们为什么不教这个?这是缺陷。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语文生活联系起来。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对此很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这是个大问题。

我现在特别要提出,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连蒙带猜”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周国平先生讲到阅读就是最初的恋爱,恋爱搞得全都那么严肃,甚至面目可憎,那怎么可以?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回忆一下,小时候我们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     )。记得我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所以我那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后来又读三侠武艺、七侠武艺、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就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有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