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名,英国约克大学心理学博士,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认知与情绪科学家。
原文:黄扬名;出处:小读者
看这些建议可能都有些反事实,但仔细了解,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会给这样的建议了。
第一个建议:多考试。是的,我没有讲错,要多考试。但是这个考试的内容,必须是考查一个人有没有把知识弄懂了,这个考试的好成绩不是靠着死记硬背就能够达成的。这是一个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做的研究,研究发现,如果学习搭配考试来检验成效,最后的学业成绩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表面上和国内的做法没什么差异,但是关键就在于考试是怎么考的。举例来说,如果要考查孩子是不是记得中国各个朝代的演进,一般就是请孩子把朝代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好。这样的考查方式就是很糟糕的,因为孩子只要死记就好。那么,应该怎么考?我们可以针对一个有意义的技术,问孩子这个技术是怎么演进的,因为每个技术有对应的朝代,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考查孩子对于中国朝代的演进是不是有所理解。
第二个建议:宁愿懒惰也不要勤快。其实应该要说宁愿懒惰地精准学习,也不要勤快地盲目学习。也就是说,要有好的学习成效,要用对的方法,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会有反效果。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一点,这并不是鼓励拿学霸的笔记或是别人的思维导图来学习,因为那些毕竟是别人的思路,不是你的。你如果没有把别人的思路和自己的糅在一起,那么恐怕复习也是一个事倍功半的过程。
第三个建议:善用潜意识。我要谈的是要怎么善用自动思维。人类的行为,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在有十足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习惯成自然,这绝对是一个可以采用的做法。当一个行为非常熟练之后,要执行这个行为,基本上就是非常自动化的。一个方法是,将有关联性的知识点联结在一起,然后让自己反复接触这样的联结。比如你要记下水果和它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什么,就可以把水果画下来,然后分成几个区块,在每个区块写上水果当中的营养成分。久而久之,这些营养成分就会在你想到水果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另外一个应该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知识是成系统的,有意识地帮新学的知识点做分类,就像把档案归档于不同的资料夹。一旦习惯了这样的分类方式,以后在提取信息的时候,人就会很自动化地运用同样的思路,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四个建议:“玩弄”感情。就是要善用情感,帮学习加分。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思考模式是不大一样的。当心情是很正面的时候,会比较依赖自动思维,思维比较发散;心情比较负面的时候,虽然表现有些欠缺活力,但是善于分析。所以,看那天要完成的学习,是依赖自动思维多一些,还是分析思维多一些,就该让自己进入那样的情绪当中。
第五个建议:把自己当成一个失忆的人。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失忆的人,你会做什么?你会想尽所有办法让自己记住重要的事情,会筛选重要的信息,或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工具帮助记忆。这两件事情,对于学习来说都是很核心的。到底什么东西可以托付给辅助工具呢?我认为是一些过于琐碎的知识点,只要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个公式就可以了。但是在我们依赖工具的同时,自己就需要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信息整合、逻辑思维的能力。
第六个建议: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的脑子天生就不一样,有些人就是特别聪明,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有很好的学习成效;有些人则是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勉强赶上这些学霸。输赢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人生只有一个你该尊敬的对手,就是你( )。越早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就越有机会不断超越自己。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