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王红:出处:小读者
有的古诗难懂,是因为年代久远,孩子感到陌生,那就想办法复原古诗的场景好了——家长陪孩子学古诗,不是读读、背背就行,还要有“复原力”,即按照古诗内容,还原古诗所描绘的场景,这样会有助于孩子理解古诗,加深印象。
比如,在指导孩子预习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时,孩子叫起苦来:“这首诗真难懂啊!”我吃了一惊,这样一首浅显易懂、带有欢乐童趣的诗歌,孩子为什么会觉得难以理解呢?仔细一想,可能诗中描绘的场景年代久远,现在的孩子因为没有经历过,无法想象当年的玩法,所以才会觉得难懂。
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他复原当年的场景好了。
我先在冰箱里冻了一盆冰,然后脱模,把冰从盆中脱出来,中间凿一个洞,穿上彩线,拿到书桌上。正当孩子不解其意的时候,我又拿出事先在纸上画的“银钲”“玉磬”图片,还有家里的打击乐器。这些,都是我的道具。我一一给孩子讲解了“金盆”“银钲”“玉磬”这几个现在不常见的名词,以及“玻璃”的古今意思差别,又( )他分别敲击冰块和乐器,感受声音的不同。这是给孩子创造感性认识。
接下来,我逐句给孩子讲解《稚子弄冰》这首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孩子豁然开朗:“懂了懂了!这首诗真有趣!”
预习结束,我冻的那块冰成了孩子的玩具,他一会儿放到嘴里品尝,一会儿拿起小锤敲击,一会儿捧在手里慢慢感受冰块融化。
小学生思维模式正处于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关键阶段,学习知识是以具体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如果能让他们在想象力的辅助下,将陌生的事物通过简单易懂的图形、形象等表示出来,这样能够使古诗变得具体生动,也便于他快速地理解、记忆古诗。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