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周有光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教育—为什么不要布置太多作业

点击:88



周有光(1906~2017),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


我自身不断思考的习惯和我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我那时的老师非常提倡兴趣,他们认为,如果对一样东西没有兴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学好。

我上的中学、大学都是当时最好的学校,但我们的学习非常轻松。中学时9点钟才上课,上午上正课,下午是游艺课,包括图画、音乐、写字等内容,不考试不计分数,很轻松。我们那时没有任何家庭辅导,学得很快乐。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书籍。我所在的圣约翰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圣约翰大学的老师们始终执着地秉承一个信念:真理与自由密不可分。

我们当时的老师强调兴趣,认为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兴趣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一个人一定会对某事或某物产生兴趣。必然的兴趣同偶然的机会结合,就能成就事业。那时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在于,学生有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时间从事勤工俭学活动。

我们那时中学小学有许多很优秀的老师,他们会让人觉得很轻松。一定要轻松才能学得好,紧张是学不好的;压力越大不一定就学得越好,压力太大学习效果反而不好。我主张教育要提供宽松的环境,要给孩子留有空间,这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自由生长。一个人有空余时间才会去思考。现在的教育给家庭和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孩子们没有一丁点自己的空间,兴趣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所以,小学、中学不能学得太多,要给孩子们时间玩。

我的曾外孙6岁从美国回来,最爱看福尔摩斯。他们从不评什么“三好学生”,认为评等级排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老师也不布置家庭作业,他们回家后没有作业。读书都是自动的,不是强迫的。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与我们现在的很不一样。我在中学时,每学期也要考试排队,平时则没有,老师也不会处分成绩差的学生,不会看不起他们。处分学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会压抑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完善人格的发展。

在北大百年校庆时,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启发完整的人格,是一种完整的教育。比较苏联和美国的教育,我们就知道培养人格的教育有多重要的意义。苏联的教育是按计划来的,以培养专家为目标,出来就是很好的工程师;美国不去培养高级工程师,而是培养独立的个体,但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却(        )大。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得失,现在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家庭山点评:为什么不要布置太多作业,除了周有光老先生所说的不利于培养兴趣这个决定孩子未来最为重要的因素外,还有两点可能家长朋友更为关注:第一点是太多作业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感觉学习无趣,从而导致厌学。第二点是太多作业尤其是重复性的作业,并不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比如,语文能力主要是读写能力,作业多了,读书时间就少了,阅读和写作能力就难以培养,最终影响孩子考高中考大学;再如,数学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单纯计算性的作业多了,思维训练的时间就少了,解题能力自然就无法提升,再怎么补课都是白搭。英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兴趣第一,重复性的抄写作业多了,孩子容易厌烦,学习积极性就没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必然很难提高。所以,老师一定要适当布置作业,多注重培养能力。家长更不要“助纣为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以为是为孩子好,但最后得不偿失,还惹是生非影响亲子关系。那么,如果老师布置了太多作业怎么办?可以鼓励孩子加快书写速度而不必要求字体完美,也可以跟老师沟通让孩子少写已经掌握了的作业,还可以帮孩子写一部分作业,对于那些不要紧的作业也可以不做。总之,作业不等于学业。家长要以孩子学业为重,而不是和老师一起压迫孩子成为作业的奴隶。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