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学生送绰号“哲学王子”。
出处:现代家长微平台。
父母生养孩子,自然希望他成龙成凤。我从做父亲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规划儿子的未来,并严格按计划培养他。从幼儿园到高中,我儿子上的都是市重点,我以为这样的教育投入一定会获得预期的回报。
没想到的是,到了高三,同学们都在为高考而冲刺,我儿子却早恋了。早恋就早恋吧,他大了,了解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也可以。我没有勒令他和女朋友分手,而是告诉他:“早恋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爸爸希望你的恋情是积极的,希望你和那个女孩能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
更没想到的是,高考前夕我儿子失恋了。同学们都在为高考挑灯夜战,他却因失恋喝得酩酊大醉。当时复旦大学有个内部政策,就是本校教职员工的子女高考分数过了一本线就能上复旦。我是复旦大学老师,我儿子上复旦,可比一般考生有优势啊,我满怀期待。
高考分数一出来,我马上给复旦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打电话,问我儿子能不能上复旦。老师说:“他哪能上复旦呢?他差点连大学都上不了!”我十分生气,也十分失望。我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啊,自己的儿子却差点考不上大学。
我出门骑上自行车,沿着校园外的马路转圈,转到第三圈时心情才慢慢平复。然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想让儿子上复旦大学,是我的愿望,不是儿子的,我不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他。那一刻,我意识到儿子有他自己的命运,于是释然了,既然这是他的命运,那就接受,顺其自然吧。
后来,我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伦敦商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社会,如今他过得挺好。
通过亲身经历,我感悟到家长应该对孩子负( )限责任,而不是( )限责任——我们再怎么爱孩子,也不能代替他过一生,孩子有孩子的路要走。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