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意少小国学。
我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好身板,成天病恹恹的,不但影响寿命,还影响工作和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强身健体不但能减少疾病发生,还能够调节不良情绪、调动脑细胞活跃度,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在许多学霸和高状元身上都得到了印证。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们就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好身体。
那么,古人是怎么锻炼身体的呢?
武将就不用多说了,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东晋著名大将军陶侃,他戎马倥偬40余年,立下无数战功,70岁那年还能挂帅出征。而这得益于他锻炼身体的独门绝技。据说,陶侃的书房布置与众不同,不仅有文房四宝,还有100块大砖头。每天清晨,他将书房内的100块砖搬到室外,傍晚又将这些砖全部搬回去。不管是阴晴雨雪,还是酷暑严寒,他每天坚持搬运砖块,从不间断。为达到锻炼目的,陶侃每次搬砖都要做到全身冒汗,是名副其实的“搬砖工”。
至于文人是怎么锻炼身体的,这里面有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的健身方式是长跑,每天都要跑差不多五公里,跑得周身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除了长跑,苏东坡还自己动手开荒,种了几十亩地,在田间辛苦耕作,从而使得筋骨和体魄得到了极好锻炼,不仅健康了身体,还愉悦了精神,豪迈了气概,豁达了心胸,对他的诗歌创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个例子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作为一名高产诗人,他一生当中写了至少两万首诗。之所以能写这么多诗,除了有才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活得久,活了八十五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几乎是最长寿的诗人了。然而,你可能想不到,年少时的陆游居然体弱多病。他十几岁参加科举时,曾因病体难支而不得不早交卷。为了有个好身体,陆游开始健身习武,并投身军旅生活,射过大雕,杀过猛虎。到了晚年,陆游非常推崇弯腰健身法,并将弯腰锻炼融入到日常家务劳动中,每天扫地数次,( )打扫庭院的每一个角落;无数次弯腰,又无数次起立,使得周身气血调和,身体舒畅。就是在散步时,他也不断地弯腰拣拾石子,用以代替按摩和导引,直到80岁依然精神饱满、气色红润、关节灵活,一点不影响他握笔书写那些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说到这里,陶侃每天搬砖、苏轼田间劳作,不也相当于弯腰吗?看来,弯腰运动的确是健身长寿的好方法。
最后一个例子是大圣人孔子。多数人可能只知道孔子饱读圣贤书,却不知他在健身运动方面也颇有所长。和普通人想象中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不一样,孔子是身高一米九六的山东大汉。他身材轩昂,在田径、举重、游泳、射箭、马术、钓鱼等一系列运动中成绩优异,在力量方面也让人惊讶,可以说是文武全才。孔子半生颠沛流离,而能活到73岁高龄,支撑他的不只是情怀志向,更多的是体育锻炼。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