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现代家长微平台
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那到底要怎么培养呢?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我是老师、校长,同时也是一个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都让他自己做,家长尽量不插手。
比如,孩子2岁可以自己吃饭,家长就不要再喂饭;孩子3岁能自己穿衣服、鞋子,家长就放手让他自己穿;孩子4岁能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扫地、洗杯子甚至是刷马桶等,就让他干,不要怕他做得不好,也不要怕累着他。事实上,当孩子感到自己能为家庭做贡献时,会很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更加努力,更加自信和阳光。
对于孩子的玩具,我也从来不过多干涉,孩子买什么玩具,买回来怎么玩儿,都由他摸索和决定。我从来不会说“这个不好玩儿,你玩儿那个吧”,或者“你那么玩儿是不对的,应该这么玩儿”……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可以给出一些意见或指导;孩子不需要家长的时候,家长过多参与只会扼杀孩子的探索欲望,减弱孩子玩玩具的兴趣。
孩子遇到问题,我也会尽量让他自己解决。
我的孩子在我执教的学校读书。有一次,他回来跟我说上课看不清黑板,因为班里轮流调换座位,他轮到了最后一排。作为家长,我没有去找老师,因为我知道,班里每个孩子都会被轮换到这个座位上。作为校长,我也没有去“走后门”,因为我觉得,这样对老师、对其他孩子不公平。跟孩子讲清楚这些道理后,我开始引导他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孩子说:“我可以搬着小凳子坐到前排听课,这样既能解决我看不清楚黑板的问题,也能维持公平,反正过不了多久就会调座位。”我听了非常欣慰,这说明,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上五年级的时候,他的班主任问我:“班里竞选班干部,他没有报名,要不要锻炼锻炼他?”我说这件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即便我们知道当班干部能培养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但要不要参加竞选,得由他自己决定。那时候我的孩子很喜欢看书,我问他要不要竞选班干部,他说当班干部可能会影响他看书的时间,所以不打算竞选。我尊重了他的意见。上中学后,他觉得当班干部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又想竞选班干部。我还是尊重他。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小学课程轻松,当班干部能培养能力;初中学业繁忙,当班干部会影响自己学习。我其实也有这样的担心,但从没有把这种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现在看来,因为时间紧,他反而( )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