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刘波、杨春;出处:现代家长微平台。
樊红芬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第三高级中学的数学老师,大女儿陶然目前在清华大学就读。
2018年中招考试,陶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头顶中招状元光环的她成了其他同学赶超的目标,心理压力很大。樊红芬给女儿减压:“我不要求你考第一,只要学习上尽力就行。过程做好了,成绩自然不会差。”
高中第一次统考,陶然的成绩位列年级第19名。她失落地在操场上散步,突然被其他班的一个男生拦住挥了挥拳头:“走着瞧,我会超过你!”随后,陶然把这件事在饭桌上说了出来。樊红芬给她分析:“高中三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绩有起伏很正常,要以平常心看待。人的最大敌人是自己,成绩提升了要总结经验,成绩下降了要找出原因。这才是考试的最大意义,而不是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听了妈妈的话,陶然的心情好多了,心态也随之转变。之后,每次大考她都沉着应对,成绩稳居年级前10名。
进入高三,陶然遭遇了新的烦恼:每次考数学都会莫名地紧张。一模时,她因数学成绩不理想,总成绩排全市第67名。学校对她期望很高,把她列为考清北的种子选手。数学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给她分析数学考试的得与失。对这件事,樊红芬有自己的看法。她觉得,像女儿这样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考场上比拼的是心理素质、细心程度,高三阶段应该给女儿减压,而不是加压。于是她和女儿深入谈心:“咱不要老把目标定在清华、北大上,像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等也都是好学校,上其中的哪一所都不错呀!”
尽管如此,考数学的时候陶然还是紧张。在一次数学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陶然给妈妈打电话,说明天该考数学了。樊红芬明白她打这个电话的用意,故意轻描淡写地说:“别想那么多,把会做的题都做对就行了。”樊红芬的这句话让陶然放下了思想包袱,只求“把会做的都做对”。结果那次数学考试她考了147分,单科成绩位列南阳市第7名。
高考前,学校对陶然冲击清华、北大的期望很高,樊红芬却对女儿说:“你只要做好自己,考什么学校顺其自然吧,考不上清华考北大,上不了北大上河大,上哪所高校并不是最重要的!”
高考期间,樊红芬和丈夫都没有陪考,而是让陶然在( )住宿,按照平常的学习节奏参加高考。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