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865),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累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世称“柳少师”;以创独树一帜的“柳体”而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后世有“颜筋柳骨”美誉。
原文:龚勋;出处:小读者之友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很难看,后来经过勤学苦练,他的字在同龄人中变得出类拔萃。
有一天,柳公权和小伙伴们在一棵大桑树下举行“书会”,每人写一张大楷的字,互相观摩比赛。柳公权是最快写好字的,就把字给坐在一旁卖豆腐脑的老人看,得意地说:“老爷爷,你看我的字写得如何?”老人接过柳公权的字一看,上面写着“会写飞凤字,( )人前夸”。老人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你的字写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卖的这些豆腐脑一样,软绵绵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这怎么值得在人前夸呢?”柳公权听了很不服气:“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就你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哈哈一笑,说道:“岂敢, 岂敢!我就是一个卖豆腐脑的粗人,哪里会写字啊!不过有人用脚写的字都比你写得好,不信你可以到城里去看一看。”柳公权听后决定一探究竟。
第二天,柳公权天没亮就留了一张纸条给家里,背着干粮独自进城去了。他刚进城,就看到街上一棵大槐树下挂了一个白布幌子,上面写着“字画汤”三个大字,每一个字都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观了许多人,柳公权挤进去一看,大吃一惊:一位黑瘦的老人,没有双臂,赤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地写着对联。他笔下的字似万马奔腾、龙飞凤舞,获得围观人群的阵阵喝彩。柳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脑的老人没有骗自己。他惭愧极了,扑通一声跪在这位老人面前:“我叫柳公权,愿拜您为师,学习写字的秘诀,请您收我为徒。”老人让柳公权赶紧起身,然后用脚在纸上写了一首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并说道:“这就是我的写字秘诀。只要你能比我更下功夫,你的字一定会写得比我还好。”
从此以后,柳公权发奋练字。他既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习欧体的开朗方润;既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习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常常看人家杀牛剥牛皮,研究牛骨的骨架结构,并从中获得了启发;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融合到书法艺术中。就这样,他的字越写越好,继承了前人又超越了前人,创造了结构严谨、刚柔并济、疏朗开阔的柳体字。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