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土豆妈;出处:女儿派
脑科学专家林成之在《影响大脑的7个坏习惯》中提到的:大脑有自己的先天本能和后天运作习惯,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总会忽略这点,只是一厢情愿地去开发大脑,却对影响大脑的坏习惯视而不见。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日积月累就会损伤孩子大脑,悄悄偷走孩子的智力。不想孩子越来越笨,这6个“毒习惯”一定要趁早帮他戒断。
第一个:爱吃甜食。有一次体检医生告诉我:甜食过量还会影响孩子长高、加速孩子近视,最可怕的就是会让孩子变笨。美国加州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证实了长期高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减弱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德国的神经学家也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血糖水平越高的人,大脑中的海马体会更小一些。而海马体是大脑的记忆中心,海马体变小,意味着记忆力在慢慢衰退。所以,千万别让孩子从小养成对甜食的依赖,否则只会越吃越笨。
第二个:手机成瘾。屏幕里大量的、丰富的、刺激的信息,会让孩子一直刷一直玩,根本停不下来。想要持续得到这种爽感,就得付出代价:一是时间,二是大脑。儿童行为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饱满精神;而手机上瘾后的大脑,结构和老年痴呆患者差不多,严重萎缩,且感官刺激明显不足。而大脑退化的后果,是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越来越差,认知能力严重受损,还会影响到语言、读写等学习能力。也难怪高中老师都吐槽:遇到了大规模被手机毁掉的差生。他说这些孩子的典型特征就是,坐不住、没有耐心、无法安静看书、不能忍受3分钟以上的思考。对孩子玩手机堵不如疏,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提出过三个原则:一是转移,把孩子对短视频的兴趣,转移到一些优质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上;二是替代,即帮孩子找到同样能产生多巴胺分泌的替代物,比如运动,比如桌游;三是升华,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或者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第三个:从不运动。有研究证实,人只要10天不运动,大脑就会变傻。北京协和医学院心理学专家杨霞老师也说:很多孩子之所以专注力不行,拖拉不自觉,情绪不好,厌恶学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运动。孩子们一放学就被关在家里写作业,周末也被各种兴趣班课外班塞满,户外活动的时间都极少,更别提运动了。事实上,运动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可以“健脑”,让孩子上课氛围更积极,专注力、记忆力增强,学起来更高效。所以,与其把孩子关在笼子里无效学习,还不如多给他们一点运动时间。让他们从自己喜欢的项目开始,先动起来,再慢慢丰富运动的种类,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一点点激活大脑,让学习( )。
第四个:总是熬夜。有研究发现,熬夜就好比在不停地给大脑灌酒。睡眠不足会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下降,思考和反应速度也会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大脑会变迟钝,甚至直接宕机。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曾拍下了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红色的血液会周期性流出大脑,蓝色的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也就是说,睡觉的时间,大脑会自动清理里面的废物垃圾。睡好了之后,我们才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反之,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脑中积累的毒素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大脑根本无法正常运行。奥运冠军谷爱凌曾经说过,睡觉是她的“秘密武器”。从小妈妈就督促她,每天必须睡够10个小时,因为只有睡好了睡足了,才会能量满满,继而高效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件事。与其让孩子熬夜看书,不如督促孩子早睡,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清扫废物垃圾,消除一天的紧张和疲劳,第二天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第五个:长期懒散。脑科学家洪兰说过,大脑具有可塑性,它是一个典型的“用进废退”的器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就像一条条小路。如果小路一直没有人走,路上的杂草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这条路就不见了。神经回路如果一直不使用,慢慢它也会堵塞,最后被彻底抛弃。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不爱动脑的孩子会越来越笨。因为他们懒得听,懒得学,也懒得去动手去用脑。所以,要鼓励孩子解决一些适度难题,不仅是学习上的,还包括生活中的。这就要求父母从生活中尽量少包办,多给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
第六个:病时用脑。还有的孩子发高烧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父母依然舍不得请假,生怕孩子少上了几堂课就落后于人了。在身体不适或者患病时勉强坚持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加重病情。而且病时用脑,只会给大脑带来更大的损伤。轻度的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反应慢等。严重的话会造成脑细胞损伤、坏死、凋亡等,这些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最极端情况,长期用脑过度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孩子的身体已经发出了预警,千万不要因为怕耽误学习而强行用脑。孩子生病的时候,好好休息,补充睡眠和精力。孩子累的时候,听听音乐,看看窗外,去楼下走走,这些活动能让他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
家庭山点评:除了以上六点外,还有一点更值得关注,就是家长教子无方。比如,许多家长在孩子入园入学之前缺乏科学教养,认为学习只是入园甚至是入学以后的事,是老师的事,而不注重生活学习法,不重视早期智力开发,以至于孩子相较于同龄孩子学习困难。等到入学以后,自认为孩子和同学是一个起点,学习就应该是同步的,却没想到孩子技不如人。于是学习差了就批评指责,加班加点补课使孩子疲于应付不见起色就更加埋怨孩子。结果孩子被骂更加不自信,愈加笨了一样。所以,家长一要注重学前儿童的科学早教,学会寓教于乐玩中学;二要注重入学儿童的劳逸结合,避免孩子厌学,并且要注意多鼓励少训斥,给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能与时俱进,变得聪明起来。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