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陶勇&李润;出处:小读者之友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姓李,和蔼可亲,很少见她生气。有时同学们太淘气,她便表现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其实我们都能看出来她是装的。
有一次,我上课时看连环画被她发现了,下课后我被带到办公室。我心跳得厉害,心想完蛋了,要么挨顿“板子”,要么我的连环画就得被没收,甚至有可能请家长。然而,她只是说:“老师也很喜欢科学,你看的是《超人》吧?只有学好知识,以后才能做真正的超人哦。”我大惊,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她继续说:“如果想实现这个理想,我们还要学习很多知识。今天老师讲的就是这些知识中最基础的,你若是错过,以后就学不到了,而连环画,你可以在课后看,不是吗?”从那以后,我上课就再也没有走过神。
上初中的时候,街上开了很多游戏厅,对于我这么大的孩子来说,那里简直就是天堂。游戏机和洗衣机一般高,有个大大的屏幕,里面有各种打斗过关的游戏。我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全部换成了游戏币,一放学就疯了似的跑去玩。我经常会看到别的父母冲进来把小孩子连打带骂地拖走,无数次担心自己也会被当场抓获。
直到有一天,父亲坐在我身边,递给我一张纸。我一看,上面列了清晰的日程安排,包括吃饭、上学、写作业、看电视和睡觉,甚至还有打游戏。他说:“这是我帮你制订的计划表,你看一下哪里不合适,我们可以商量。”我便问他,是不是我按这张表执行,其他时间就不会管我了,父亲( )头。于是,我简单地调整了一下计划表就与父亲达成了协议。
为了能玩游戏,我根本不敢违约,每天老老实实按他的计划执行。很神奇的是,这个计划还没执行半年,我就已经习惯了。到了高中,我对游戏失去了兴趣,而制订计划的习惯却一直伴随我到现在。
家庭山点评:孩子不懂事,他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矫正而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要允许孩子出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批评,只是不论家长还是老师批评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不要“恨铁不成钢”。因为每个孩子也并非完全不懂事,而是有基本的是非观的——比如“我”上课看连环画知道不对,迷上打游戏也知道不好。但哪个孩子不贪玩?更何况玩的也并非都是坏东西——就如“我”看的是科学连环画,对于培养学科学进而学好文化知识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帮他们弄清是非,弃“恶”杨善,而不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此外,还要学会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作条件,激励他学好功课。就如文中父子俩商量着订协议,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总之,孩子犯错犹如患病,要“治病救人”,而不是“落井下石”。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