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1956~),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红教授。
小时候,我不管怎么干爸爸都不满意,不管怎么干妈妈都很满意。原因是父母对小孩的期望不同,要求的标准自然有差别。
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父亲望子成龙,眼巴巴地盼我“出人头地”。他年轻时是村里人恭维的“能写会算”、多才多艺,会吹拉弹唱的“能人”。我出生不久就碰上了大饥荒,后来正长身体时又没饭吃,不只没有父亲帅,我还没有父亲高,模样也难叫父亲满意,加之小时候又特别顽劣叛逆,怪不得他老人家对我失望至极。父亲一生什么也没干成,可要求我们兄弟什么都能干。而我妈呢?她只强调要我们做正派人,从没要求我们成为“人上人”。只要她的两个宝贝儿子身体没病,做人“站得直,行得正”,我妈妈就此生足矣。
以读书为例。爸爸总要我们争第一,哪怕你是第三、第四名他也不高兴,在他面前我们永远不得“翻身”——读得不好要“将功补过”,读得好又要“再接再厉”,我小时候的日子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苦海。一听到爸爸骂我“没出息”,妈妈就反唇相讥:“你要孩子怎样才算有出息?”一听到爸爸叫我们争第一,妈妈更是恼火:“第一只有一个,天天想第一,活得累不累?你就这臭脾气数第一!”
妈妈一生无欲无求,对两个儿子也一无所求,一不要我们成名成家,二不要我们知恩图报。我们上中学后,妈妈( )照顾我们兄弟的生活,( )过问我们的读书学习。她老人家常说,没有人想把自己搞糟,谁都希望自己好上加好。从小要是“站得直,行得正”,长大了影子就不会歪,自然就知道朝正道上奔。她朴素地认为,“行得正”的孩子自己会争气,靠人逼的孩子很难出人头地。
妈妈的教子观,反而养成了我们脚踏实地的品性,每天都活得非常充实,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我们做到当日事情当日毕,最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时常给大家带来惊喜。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