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迪·艾伦(1925-2010),美国著名先锋女剪辑师,“电影剪辑艺术”的创造者。
迪迪·艾伦年轻的时候,曾是一家音像公司的普通工人,结婚后随着爱人来到了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打工。出于对音像工作的特别热爱,艾伦跟着好莱坞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
一次,罗伯特带着艾伦参与电影《江湖浪子》的剪辑,让她负责一些很微不足道的零碎事情。但艾伦依然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甚至在别的同事们都已经下班后,还留在剪辑室里加班。罗伯特被艾伦的敬业精神打动,决定给她一个机会,单独负责剪辑一小段只有六分钟长的影片。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短的一段影片,艾伦都没有出色地完成,甚至还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的时候,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这个错误在电影中所导致的结局是:主人翁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已经到达目地的场景,而这时却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影片导演阿瑟·佩恩和剪辑师罗伯特·怀斯都非常生气,特别是罗伯特,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
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一株地莓,它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没有结果,而是开出了特别鲜红的花朵!于是,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花盆里,成了一株美丽的盆景!此刻,鲜红的地莓花正映着窗外的阳光轻轻摇曳,显得特别优雅和美丽!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这株地酶却在这种错误中开出了最美丽的花,这就不是错误,而是奇迹了。想到这里,艾伦砰然心动!
艾伦开始重新审视那段影片,并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剪辑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她认为,把声音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中,不仅能巧妙揉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接下来,艾伦错打错来,执着地“错”下去,不仅没有把自己所犯的错误剪掉,反而把这个“错位剪辑”沿用到了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
第二天,当大家看了艾伦剪辑的这段影片后,包括导演阿瑟和剪辑师罗伯特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这种效果惊呆了。阿瑟立即决定由艾伦全权负责,把这种剪辑手法运用到整部《江湖浪子》中,从而使艾伦的“错位剪辑”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
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不仅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甚至引起了电影同行们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在接下来《雌雄大盗》、《热天午后》、《冲突》等一系列影片中,艾伦的剪辑才华更是得到了全世界观众和电影同行的认可,成了电影剪辑史上一颗闪耀的明星。
2010年4月18日,86岁高龄的迪迪·艾伦在美国病逝。在悼念仪式上,司仪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电影贡献作了这样的盖棺定论:“她深信这个世界上( )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