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义,农民工发明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1997年,赵正义在一家民营建筑公司任总经理。当时,公司准备淘汰老旧的轨道式塔机,引进最新的固定式塔机。
然而在考察市场时,赵正义发现国内外固定式塔机无一例外地配置了少则几十吨、重则200吨的塔基(整体现浇混凝土基础)。“体积大、重量大,使用半年后就成为埋在地下的一个大疙瘩,既浪费资源,也留下隐患,影响室外管线工程的施工和维护。”“一个塔基也许不起眼,可是全国那么大,那么多工地,那么多塔基,浪费太惊人了!”爱动脑子的赵正义问:“有没有变革这种传统基础的可能性,使之可以反复使用?”
但50多个国内塔机厂家的技术部门都回答说,这个难题连发明这种塔机的外国人都解决不了。由此,赵正义下定决心:“我要试一试!”于是,从那一年起,除了做好总经理的本职工作,赵正义还使出全身解数,致力于可重复使用的新型塔基的设计。
经过3个多月不眠不休,先后十余次修改设计方案,可重复使用的“赵氏塔基”诞生了。经测试,新型塔基性能安全稳定可靠。一个建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就这样在一位中国的农民工发明家手上解决了。
然而,赵正义没有陶醉。“塔基能使用多久,有没有缺陷,有没有改进余地……”等一系列问题追着他,“赵氏塔基”一代又一代的更新自此开始。
2001年6月,赵正义辞去了总经理职务,带领两个志同道合的老部下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专心投入“赵氏塔基”的完善工作。“为什么这么干?因为这项技术国家( )需要!”即使是在最困难时,赵正义仍保持着一个农民对国家的真挚情感。这时,美国一家公司主动提出以1000万美元一次性买断“赵氏塔基”专利技术,但被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