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在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老卡尔·威特认为,幼儿在3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尽早教孩子语言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不及早掌握语言,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能力,而若能在孩子6岁以前掌握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然而,许多父母千方百计地注重孩子的身体发育,可是当老卡尔提出采取措施发展孩子的头脑时,他们却感到惊异,认为不可行。其实做父母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婴儿从小时起就对人的声音和物品的响声非常敏感。这表明,早期开始教育孩子语言是可行的。
那么早到什么时候呢?老卡尔主张从孩子( )天大就开始灌输词汇,在孩子刚会辨别事物时就教他说话。小卡尔( )天大时,父母就在他的眼前伸出手指头,他看到后就要捉它。刚开始时看不准,所以总是捉不到。最后终于捉到了,他非常高兴,把手指放到嘴里吃起来。这时,老卡尔就用缓而又清晰的语调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给他听。
就这样,在小卡尔刚刚有了辨别能力时,老卡尔和妻子就拿很多东西给他看,同时用和缓、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或者当小卡尔的眼光停留在床上吊着的彩色纸花上时,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红纸花、黄纸花……”——没多久,小卡尔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些东西名称的音来了。此外,如果老卡尔在做事时,也会用亲切的语调对小卡尔说话,告诉他自己正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