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在芬兰参加世界科学中心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种主题的WORKSHOP (工作室),有一个叫作“最便宜的科普展品”的工作室,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的代表。 
	“要说谁的科普展品最便宜,那肯定要数我的这一件了。”一位芬兰的科普专家自信地说。 
	这是一个用嘴和手来做的实验。专家要求在场的所有人把自己的一只手放在离嘴三厘米的前面,然后用嘴慢慢地向手心吹一口气,这时他请你感觉一下,从嘴里吹出的气是凉的还是暖的?答案是暖的,因为正常人的体温是摄氏37度。 
	这时,科普专家又要求每一位再用嘴急速地向手心吹一口气,再请你感觉一下,嘴里吹出的气是凉的还是暖的?答案是凉的。 
	为什么同样从你嘴里吹出的气,一会儿暖,一会儿又凉呢?顿时大家便议论开了。 
	接下来,芬兰专家又请每一位用另一只手握拳并在中间留一条细细的空隙,然后把它放在你的嘴和原先的手心之间,再用嘴对着拳头中间的空隙,急速地向另一只手的手心吹一口气,这时候吹的气是凉的还是暖的?答案是( )的。  
	为什么同样是急速的吹气,一会儿凉,一会儿暖?从嘴里吹出的气温度会变化吗?  
	其实这个不花钱的实验演示了流体力学里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当你第一次慢慢地向手心吹气时,由于从嘴里吹出的气流很慢,所以你手心感觉到的是你体内的温度。第二次急速吹气时,由于从嘴里吹出的气流流速很快,使得这个气流的压强小于四周空气的压强,四周的空气就会来补充,所以手心感觉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