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先驱。 
	
 
	梵高的名画《向日葵》跟普通的向日葵不同。 
	梵高的向日葵长得很古怪:平日里见到的向日葵都只有一排黄色花瓣,可梵高的向日葵竟然有两排花瓣。此外,他的向日葵有些甚至没有此类花最典型的大圆盘模样的头状花序,反倒是金色的舌状花瓣又密又长,像点燃的礼花一样蓬勃而出。因此,在梵高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大部分人认为这种古怪的向日葵,是“一个精神失常的印象派画家在创作时的夸张想象”。 
	“这些向日葵是真的么?”就连美国植物学家约翰·伯克也发出疑问。于是,他带领美国佐治亚大学植物科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起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出了结论:梵高那古怪的向日葵并非臆想,而是基因突变的产物,是受到一种单一的显性基因HaCYC2c影响的结果。“从研究结果来看,基因在决定向日葵的形态是舌状还是圆盘状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伯克说,“基本上,如果让基因在( )的地方起作用,它就会让向日葵这种圆盘状的花看上去更像满是舌状花瓣的花。相反,当你将这种基因除去,那些舌状花也会变得以圆盘为主。” 
	尽管如此,梵高的画里是不是他亲眼所见的真实向日葵,科学家们也不敢妄下结论。既然谁也断不清这场糊涂官司,不如把这个“向日葵疑案”交给自然界最权威的大法官——蜜蜂来判决。 
	2005年,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拉尔斯·希图卡教授做了一个实验,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在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前飞舞,看看哪幅画能够以假乱真,迷倒蜜蜂飞去采蜜。这四幅名画是: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保罗·高更的《一瓶花》、帕特里克·考尔菲尔德的《陶器》和费尔南·莱热的《宁静生活与啤酒杯》。结果,在同一时间内,蜂群飞向梵高的《向日葵》146次,在上面停落15次——它以大比分打败了其它三幅画,成为蜜蜂最喜爱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