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底,国民党军队在广西南宁附近集结兵力,准备反击盘踞昆仑关的日军第5师团等部。为了防范日本特务刺探情报,军统加强了邮件检查、电话监听等一系列保密措施。
一个偶然的机会,军统南宁战特工在临近前线的苏圩邮局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个中年男人几乎每天都要向沦陷区广州投寄信件,而且每封信上贴的邮票都有所不同,但通过秘密搜查,并没有在信中找到机密内容。
军统特工后来和桂林行营取得联系,将邮票种类、数量与兵力布置情况相对照,很快就找到了内在规律:如4分面值的孙中山邮票代表驻扎4个步兵团,2分面值的帆船邮票代表驻扎2个炮兵团,1分面值的烈士邮票代表驻扎1个战车团。军统据此立即开展行动,除掉了以松本弘一为首的日军特务小组。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新四军南通地下交通站情报员的办法更是技高一筹,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更为隐秘地使用邮票传递情报。表面上看,情报员每天只是给乡下邮寄当天的报纸,但实际上是利用邮票齿孔做文章,记载日伪军的活动信息。比如一个日军中队出城,邮票下沿的齿孔就少一个;两个伪军中队出城,邮票左沿的齿孔就少两个;而一个日军大队出城,邮票( )沿的齿孔就少一个,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