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周红灯的故事之思维创造劳动—摘棉花机是怎样发明的

点击:1300


周红灯今年42岁了,生在棉花产区。在他儿时的记忆中,那时候有了抽水机、收割机、插秧机,就是没有棉花采摘机

“在家里我排行老大,七八岁就跟着父母去田里摘棉花。因为棉花壳上有倒刺,扎手,扎得流血,有时候就不想去摘,就偷懒,偷懒有时候就挨打。”从那时起起,周红灯就想,要是有什么机器代替来采摘棉花就好了。

这个梦想一直跟随着他,直到成年。没有正规学习过制造专业的周红灯,凭着一股子爱钻研、不服输的劲头,全身心投入到棉花采摘机的研制当中。

“有一次下了十多天的雨,路边上的杂草全部都长到地里来了,需要除掉。杂草中,有一种藤状植物,上面有锯齿一样的小刺,拉它的时候,那个小刺粘在了棉花上,把棉花全部带了出来。”既然藤上的小刺能将棉花从棉桃上拽出来,那么采棉机利用这个原理,不就能采棉花了吗?仿佛鲁班找到了发明锯子的方法一样,大受启发的周红灯非常兴奋,他觉得自己儿时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接下来,周红灯手工打磨了几千根针齿,固定在同步带上,并在针齿上方安装了导针槽分离板。这样,当同步带上的采针将棉花钩住向后传送时,棉花被分离板拦住,在 的作用下,就进入采棉袋里——就此,棉花采摘机大功告成。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