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李定的故事之思维表达学习质疑:不毛是“不长草”的意思吗?

点击:880


诸葛亮在流芳千世的《出世表》中,有这样一句话:“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这句话讲的是诸葛丞相于蜀汉建兴三年春率众南征,平定益州(即四川盆地一带)南部四郡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豪强地主叛乱。不过,我们这里要说的不是“七擒孟获”的故事,而是“不毛”的意思。

现在广泛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不毛”注释为“不长草”(的地方)。学界也大都这样解释“不毛”二字。

然而,成都学者李定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研究过《出师表》中的“不毛”一词,并有多篇论文发表。李定先生认为:当时,孟获逃过泸水,向邻国请求避难。邻国是个佛教国,我国古代称它为“缅”,古印度称它为“缅毛”,他们自称“不毛”,这个国家就是现在的缅甸。所以“不毛”应该是个地名,就是缅甸。关于这一点,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栏目也称,缅甸在1988年之前的英文名是“Bermah”,音( )”。而且,在缅甸,的确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和纪念场所,如诸葛祠、武侯庙等。

此外,“不毛”解释为“不长草木”也值得商榷。试想,泸水以南的地方并非沙漠之地,且雨水调和、气候宜人,岂能有不生草之理毛的本义是指人身上的毛发及兽毛,如“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解字》);后来引申为地表生的草木,如“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再后来又引申为庄稼五谷,又如“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传·昭公七年》)。《辞海》对于“不毛”的解释,是“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种桑麻,也指最荒凉的或未开辟的地方”。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