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美国高中生罗伯特·G·赫弗特坐着校车回家。
一路上,罗伯特都在思考历史课老师普拉特先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各自独立完成一个可视性、独创性的课题,以表达他们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做什么好呢?
校车驶过俄亥俄州兰开斯特市的闹市区时,罗伯特一眼看见了飘扬在市政厅屋顶上的美国国旗。国旗上有48颗星,代表着当时美国联邦政府的48个州。“就是它了,我要设计一面新的国旗。”
回到家,一放下书包,罗伯特便着手设计心目中新的美国国旗。他画出了50个小格子,每一个格子里画上一颗五角星。虽然当时的美国国旗上有48颗星,但罗伯特知道,阿拉斯加很快就将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并且由共和党占统治地位的夏威夷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接下来,他一口气将脑海中的图案定格于稿纸上:每行6颗星,一共有5行,另外还有4行,每行5颗星。
第二天早上,罗伯特从衣柜里找出家里的旧国旗,在客厅里用剪刀剪下了蓝底上印有48颗星的那一角。然后,他骑车到商店买来了一块蓝色的棉布,还有一些补衣服用的白色不干胶胶布。他先用硬纸板剪好五角星的样子,然后照着样子在不干胶胶布上画下100颗五角星,再剪下来,以便在蓝布的两面都各贴上50颗星。本来,罗伯特打算请妈妈帮他把做好的这块旗面缝到那面旧国旗上去,但是妈妈不愿意“糟蹋”国旗。于是,罗伯特只好自己试着用脚踏缝纫机,把这一角缝了上去。连罗伯特自己都惊讶,他居然会无师自通地使用缝纫机。最后,他用熨斗把缝好的新国旗熨烫平整——家庭作业完成了。“我的作业一定能得个‘A’。”罗伯特踌躇满志。
然而老师普拉特先生看了罗伯特的杰作,却摇了摇头,给了他一个及格分:“这不是我们真实的国旗,我们的国旗上哪来50颗星?”“我认为我的作业应该得到更好的分数。另一个同学做了一幅树叶粘贴画都得了‘A’,我的作业为什么不能?何况我的作业还发挥了一定的想像力呢!”罗伯特争辩说。“如果你不喜欢我给你的分数,那你自己把旗帜扛到华盛顿去,看他们能不能接受。”
接下来,罗伯特马上骑车去了当地议员沃尔特·莫勒先生的家。“您能把我设计的新国旗带到首都华盛顿去吗?如果要举行为50个州的美利坚合众国设计新国旗的比赛,议员先生,您能把这面旗帜推荐去参加比赛吗?”面对这位情绪激动的中学生,莫勒先生显得手足无措,最后终于答应下来。“也许他是想赶紧把我打发走。”罗伯特后来对人讲起这事时笑着说。
1959年6月份的一天,莫勒先生打来电话:“孩子,我为你骄傲,艾森豪威尔总统选择了你的新国旗设计方案。祝贺你!”
原来,当时虽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提出了类似的国旗设计,但是罗伯特的方案是最先交上去的,而且它不仅仅是一个草图,它是一面( )的旗帜。这正是罗伯特的方案胜出的优越条件。它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面历经5届总统,现在仍然飘扬在白宫上空的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