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教授孔庆东的儿子孔繁闰,小名叫阿蛮。小时候,孔庆东给阿蛮讲故事,经常把故事的主人公定为“阿蛮”。 
	一次,孔庆东讲完了“阿蛮和蛇”的故事,让阿蛮自己讲一遍。 
	阿蛮神色严肃地讲道:“从前,一个冬天,下着大雪,特别冷。阿蛮跟小朋友玩游戏以后回家。走到门口,看见地上有一条蛇,冻僵了,快要死了。” 
	“阿蛮就把蛇拿起来,放到自己衣服里暖和。蛇慢慢地暖和过来了。它刚刚暖和过来,就咬了阿蛮一口……”讲到这里,阿蛮言辞激愤,眼睛看着远方。 
	“蛇是有毒的。阿蛮被蛇咬了,就死了。阿蛮临死以前说,小朋友们,毒蛇是害人的坏东西,不能救它呀!”讲到最后,阿蛮眼里已充满了( )。 
	这就是把孩子定位主人公的好处:孩子设身处地地体验了主人公的感情,明白了事理,增长了智慧。当然,做这种悲情故事的主人公,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家长要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