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李振声的故事之观察思维创造—为何给草和小麦当红娘

点击:1339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当代后稷""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从事牧草研究工作。

在北京工作5年后,李振声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调到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那是1956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使小麦减产20%30%。那时,我国的粮食总产只有2000多亿斤,因为条锈病就减产100多亿斤,相当于120的小麦被条锈病吃掉了。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毒性更强的病菌小种,而小麦育种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育种赶不上病毒变种快,成为当时一个世界性难题。

“农民种了那么多年的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够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天然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国内从没有人尝试。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儿。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反倒和野草一个样子。此外,还有其他种种问题。李振声继续埋头研究。

远缘杂交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靠的是机遇和细心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 )干了,在1000多份杂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还有一个材料保持着( )颜色。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