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避暑的故事之观察思维创造建筑—为何说白居易是建筑师

点击:894


古人各种避暑方式中,建筑中的科技含量当居最高。

中国宫室讲究屋檐的设计,比如明代以后的北方的官式建筑,通常规制为“檐(yán)步五举,飞椽(chuán)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

飞椽指屋顶的飞檐,这种有优美弧度的出檐建筑,看似简单,却蕴含有大奥妙:冬夏两季,太阳照射下来的角度不同。比如,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73°。于是古人就巧妙地利用出檐的长度来控制太阳光的入屋量。有了规制的角度,传统宫殿的北房就能夏至遮挡日光,冬日阳光满室,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这是中国建筑最朴素的避暑道理,但古人的建筑智慧远不止于此。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时候,就倚着山崖给自己造了一间草堂。江州盛产竹子,白居易将竹筒剖开,串连起来架在高空,做了一段细窄的“高架水渠”。由此,山崖上的泉水,沿着竹渠顺流而下,涓涓潺潺一直通到草堂的屋檐上再从檐角飞泻下来,拂竹越窗,落到台基之上。由于竹管( ),引来的泉水飞洒下来,“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屋中水气清润,终日不绝,暑气自然全消。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