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仪,清代女天文学家,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象数窥余》《术算简存》、《筹算易知》等多部著作。
王贞仪是清代才气横溢的青年女科学家,她博览群书、楔而不舍,对古籍中的天文资料仔细体会,吸取营养。
当时一些历书将恒星年同回归年的区别说成了起于汉武帝进行太初改历的时候。王贞仪指出,这种差别并不是起于《太初历》,而是自晋代虞喜发现“岁差”以后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历书上还说,由于岁差,春分点逐渐东移。王贞仪也指出,这是错误的。岁差引起的春分点移动是西移而不是东移。另有一些人认为,岁差可以用“土圭”测得。王贞仪指出,土圭(guī)只能测日影,哪能测岁差?岁差只有用“中星法”才能测出……王贞仪这些批评和见解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际,其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使我们钦佩。
除了精勤观测,刻苦钻研,王贞仪还非常重视学习当时的先进科学。随着明末清初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华活动,当时西方的各种天文学理论也都传到中国来了。王贞仪对这些东西并不囫囵吞枣,而是批判吸收、选择使用。她既知道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也了解第谷的折衷体系 (即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不动中心,日、月、恒星都绕地心运行,而五大行星又绕日运行)。她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可行,即J不可行;有所是,即J不是。”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