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怪坡的故事之观察思维活动兴趣—车子为何自己向坡上滑行

点击:1313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19904月的一天,沈阳新城子区两名交警到一处坡断熟悉路况。当两人驾驶着北京牌吉普车行驶到坡底时车内加油表失灵,于是停车查看。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车子竟在无人驾驶地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沿坡滑行而上。十分惊愕的他们壮着胆子又试了几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迷惘惶然而去。随后,消息不胫而走,好奇者蜂拥而至,各种汽车纷纷来坡一试。更有趣的是,骑上自行车上坡只要扶住车把,不用蹬车就飞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却要用力蹬,不蹬不走。众人交口称“怪”。“怪坡”之名从此传开,蜚声中外,堪称“华夏一绝”!

怪坡面世,专家、名人、学者纷至沓来探秘揭谜。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参观后曾留下这样的诗句:“自然探秘,人生解惑,一题多思,沈阳怪坡”。香港著名作家金庸颇有感想,他写道:“天下奇事怪象甚多,智力有时而穷,固不能概以非科学视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政道曾亲临怪坡体验后,风趣地说:“怪坡不是魔术,弄清原因,我又可获得一次诺贝尔奖金。”

对怪坡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概括起来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有二种:第一种说法是引力作用。有人认为在怪坡西侧有一个磁场或引力场,足以吸引各种车辆或行人轻松西行。第二种说法是视觉差。由于怪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视觉上的误差,上下坡颠倒。出自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和高度责任感,科技部决定立即派出摄制组飞赴沈阳,亲上怪坡,一鉴真伪。

1994年元月10日,摄制组的汽车来到了怪坡现场。这是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山,名叫响山。摄制组的人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简单测试工具,开始悄悄做一点最基本的考察。他们将一只塑料球和一只铁球并排吊起,看到两根引钱完全平行,这个对比实验表明,铁球并没有受到坡上磁力的吸引。他们带来的指北针也反复显示,当地磁场没有任何异常。接下来,摄制组架起了随身带来的经纬仪,开始进行最基本的实地测量。结果,真相终于大白:这个感觉是下坡路的怪坡,其主体部分实际上仍是一段上坡

那么,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都会产生错觉呢?摄制组接着对个中原因进行了探索。大家知道,进行一切定向定位活动,总是离不开参照系的。怪坡处在两段陡坡之间。从一端往前看,迎面是山。从另一端往后看,是路面和天空的交界线。加上四周全是倾斜的山坡,找不到一个可以作为基准的水平面。这种地形地貌的烘托,很容易引起视觉上的误差。如果说人们在不自觉寻找一种参照系的话,这里唯一能够当作尺度的,大约就是这些护栏、石柱了。摄制组开始着手考察这些对道路并无实际意义的石柱。从柱顶吊一根铅垂线,马上便能发现,原来每根石柱都 垂直的,而是一律平行倾斜了大约5度——错觉就这样加强了。除了石柱的角度外,更能引人误入迷途的是石柱的放置方法。怪坡开头确有一小段下坡,此后才慢慢变成上坡。试想如果路边的柱子都有同一高度,各个柱子顶端的连线自然就能如实描绘出道路起伏的状况。怪坡之谜也会被人一眼看穿。而这里,各处石柱的高度是不同的,设计者确定每根柱子长短的唯一标准是,必须使使它们各自的端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道路先下坡后上坡的事实便被齐刷刷的柱子顶点所掩盖了。人们误以为柱子顶点的走势就是道路的走势。于是,后面一大段上坡被误认为开头一小段下坡的继续延伸。

此外,怪坡制造者的一番苦心还可以在多处发现。在怪坡首端,右边出发点比左边返回到达点高出数十公分。原因何在呢?右边垫高,是为了人们来到怪坡,放眼望去,第一印象便产生明显下坡感;而左边铲低,则为了保证回来时靠惯性滑得更远。此外,柱子根全用碎土石拥住、埋住,看不见显示角度关系的交界线,也隐瞒了柱子在地面部分的真实高度。连那个雕像的底座也是蓄意做成的。这哪里是什么自然之怪相,分明是人造之景点!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