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乾很早就意识到,创新来源于生活,光凭自己的想象做一件事情,做出来不一定能有用。于是,他养成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用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天在便道上行走,李永乾突然听到一阵极富侮辱的谩骂。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盲人过马路不小心撞到别人的车了,司机正在对那位盲人进行言语侮辱。“这让我很不舒服,我当时就在想,我可不可以做一款辅助盲人出行的工具,让其有效避开障碍物,不再遭受这样的侮辱。”李永乾说。
李永乾查阅资料后得知,国内现有的导盲杖存在很多问题,设计不够人性化,使用不够方便,使用效率低;国外的导盲杖使用方法复杂且价格昂贵,不能被我国绝大多数盲人所使用。
之后,李永乾和团队成员做了两个多月的市场和需求实地调研。一次一连走了七八家盲人院,但由于盲人经常被骗,警惕性高,李永乾被连续拒绝。“想把事情做成,就得坚持。越是被拒,我就越觉得他们( )这种产品。”李永乾说。
市场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立马选材开始试验。“光探头传感器,他们就尝试了红外线、多普勒、超声波三种技术,做了三种探头,前两种失败,超声波的成了。”李永乾的指导老师李晓东说。
最初的样品出来后,他们又不断调研、不断回访,不断完善盲人电子眼的功能,使其不仅可以区分地面和空中的障碍物,还加入了警示功能。
11月28日晚,首届“盐商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意向创业组的结果公布,李永乾的盲人电子眼项目获得二等奖。“该项目团队拥有精于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又不失兼济天下的社会情怀,从研发阶段就充分面向社会需求,解决盲友实际困难,是一个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充满社会责任感的项目。”这是大赛评委给盲人电子眼这一项目的评价。
之后,两个小时的投融资对接会,就有6个投资人找李永乾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