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梵高的故事之思维创造改变—向日葵的真正色彩是什么

点击:1733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先驱。

最近,一些荷兰科学家把保存在荷兰梵高美术馆的《向日葵》送去照了个X光,得出一份详细的光谱研究报告,证实用来绘画的“铬()黄”色颜料,正在不知不觉地变色。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压根儿不是梵高当年画出来的颜色。

奥秘就在“铬黄”这种19世纪刚刚被发明的颜料上。与以往的颜料不同,它呈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明亮,对当时的人来说前所未有。科学家发现,浅色的铬黄逐渐变黑了。画家原本应该是想让色彩更鲜亮,所以混进了含硫的白色颜料。但现代研究者发现,两者混合后,铬离子被还原成了三价铬,明黄色的向日葵渐渐就变成了暗绿色。可想而知,如果按照现代研究成果还原梵高作品,人们可能会看到一个远比现有画作更鲜艳的画面。

这可能是梵高那个年代特有的现象。19世纪晚期,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画家不再需要跑到药铺里去苦苦寻找大自然赐予的矿物、花草来加工、调色,相反,工业能够轻轻松松配制出所有颜色。梵高张开双臂接纳了这股新潮流。人生最后几年,在阿尔,他大量运用一种明亮的“天竺葵红”去描摹山野田间的花树。然而,当时的人们想不到,这些最新的工业成果保质期有限。

研究梵高,恐怕没有比探寻画中色彩更好的方法了。 “地中海,有一种像鲭鱼般的色彩。或者,换种说法,它总是在改变——你不知道它是绿色、紫色或是蓝色——瞬息之间,它又转换成粉色或灰色的色调。”这是梵高对地中海色彩的观察。

18885月,他在法国南部的海边小村子画出了4幅画。作品《渔船》上,甚至沾着大量和颜料混为一体的小沙粒。研究者猜想,画这幅画的时候,梵高应该正站在猛烈的海风中。最终,沙子也成了画的一部分,融进了画中的沙与海。梵高也许 满意这种效果,他不曾尝试拭去沙粒,反倒在画上留下了一个“大而明亮”的红色签名。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